揭秘松字中的武学奥义自己在家练武术的绝密教程

在《中华武术》2009年第4期中,专家们对太极拳的放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近期,在《中华武术》2009年第10期上,我有幸阅读了一篇关于吴图南“松功论”的介绍。这篇文章指出:“凡练太极拳者,知松、沉为太极拳之重要条件。”吴老先生对于“松”这一字的解释,不仅全面而详尽,而且充满智慧和深意。

然而,即使是这样精湛的阐述,有些人还是会觉得似乎有些浅显,“望文生义”,只停留在字面意思上。实际上,太极拳中的放松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放松虽然看起来一样,但它们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谓的“放松”通常意味着停止使用力气。但如果我们仅仅在练习太极拳时也采取这种方式,那么就会导致体验到的只是疲软和无力,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心平静和活力。

因此,太极拳中的“松”不仅仅是不要用力,还要结合用意。每一个动作,每一招式,都要有意识地贯穿其中,让原本静止的状态变得流畅动态,从而区分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释放。而这正是冯志强老师所说的:“每一个式子都有一次沉肩垂肘的松沉过程,使内气达于四梢。”

杨澄甫在他的《太极拳术十要》中特别强调了“松腰”。因为腰部是身体中心,对整体影响至关重要,而且它与呼吸息息相关,与丹田内气的升降密切相连。冯志强老师也提到,每个姿势都包含一次从肩头下垂到肘部的手臂运动,这样可以使内气达到四周并归于丹田,最终达到最完美的一种放松状态。

如同冯志强老师曾经说过,“只有一 松,气才能通”,这里讲的是一种动态,是行气,是运动,因此称其为“化净拙力”,不是静止状态下的安静。此外,这样的理解还体现在《十三势歌》的两句诗:“刻刻留心在腰问,腹内 松净 气腾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太极拳中的“放 松”含义包括从表层向深层,从局部到全身,然后再进一步发展为不但没有力量,更带有意念去感受身体各处是否真的没有力量或紧张,只有当我们将这些元素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时,我们才能够真正领悟到这个词背后的奥秘——只有当身体完全放开时,生命之气才能流通无阻。

这是一条链条,一旦你理解了其中的一个环节,你就能更好地了解整个体系,并通过不断修炼,最终达到理想境界。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说,要想掌握正确的方法,就必须先把握住那根链条上的关键点——即那个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彻底释怀、让生命之火焰燃烧得更加旺盛的地方——那个被称作"一 松"的地方,它承载着一切可能性的源泉。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