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极螳螂拳,源远流长,其风范可追溯至明末的反清英雄王郎(亦称于七),由他创造。然而,这门武学并非单一之作,而是经由亲传升霄道人杨衍锋的集大成,并在《少林衣钵真传·罗汉短打密钥》中被世人所知。它不仅融合了原少林派的内功,更以刚柔并济为宗旨,将王郎螳螂短打法提升到新的境界。
太极螳螂拳自升霄道人亲授李秉霄后,便在清朝乾隆年间扎根莱阳,一脉九代相传至今。据史料记载,莱阳的李秉霄、赵珠、梁学香、姜化龙、宋子德、崔寿山、徐凤岐、孙德和孙志斌都是这一嫡系传承人的代表。
这门拳术,不似其他武艺重视象形而忽略了本质,它深入探究了“螳螂之体”、“太极手”和“寒鸡步”的内涵,以锻炼身心为目的。在实战中,它强调的是劲路螺旋,即行直劲旋,使刚柔四气得以融合。此外,还有精神爽快、一丝不苟、三步如飞以及五和三催等技巧要求,每一招都蕴含着丰富的意境与艺术表现力。
综上所述,中国太极螳螂拳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武术,它通过不断地修炼和演变,从未停止过对自身完善的追求,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