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资料网太极拳的四大功夫杨黔筑在自然之中探索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提出:“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萌。”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王宗岳提出的进阶习练思想以及太极拳功夫层次的划分,仍是太极拳理论界热议和探讨的重要话题。那么,太极拳中的四大功夫又具体是什么呢?它们分别如何定义,并且在实践中有何意义?

首先,我们要了解到王宗岳所提出的“着熟”、“懂劲”和“神明”,这些概念构成了他进阶习练的基本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着熟”代表了初级阶段,而“懂劍”则是通往高级阶段不可或缺的一步。然而,这种模式虽然在当时时代对武术搏击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太极拳内容的丰富与发展,这种模式已经显得不够针对性,也缺乏操作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后来的许多理论家和实践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太极拳功夫层级划分,如“十层功夫修练层次”的理论、九层功夫论以及三段九层论等。这些划分反映出人们对于太极拳深化理解和提升实践水平的迫切需求。

接下来,让我们谈谈吴图南关于四大功夫的理论。在1986年4月武汉国际太极剑表演观摩会上,他将自己的体会概括为四大功夫:第一是着功,即掌握套路中的招式;第二是松功,即正确理解并掌握松懈;第三是气功,是指运气使气,与一般所说的气息不同;第四是劲力,是指使用技巧去发挥内外力量,以达到柔刚相济。

吴图南的这种划分基于王宗岳原有的进阶习练思想,并结合了之后几代人的经验总结,从而形成了更为系统、更加符合现代需要的理念。这一点可以看作是在推动整个领域向前发展,为后来者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依据。

最后,我个人根据长期研究与实践,将这四大工夫进行了一些小小调整,将“着功”改为“技功”,将“松柔”改为“柔技”。这样做主要基于两个考虑:一方面,“技工”的含义更加广泛,不仅包括套路中的招式,还包含推手这样的技术训练。而另一方面,“柔技”的概念能够更好地反映出放松与柔韧性的结合,同时也便于健身锻炼,使其更加全面地适应现代人对健康生活方式追求的一般需求。

综上所述,通过不断学习、思考与实践,我们可以逐步完善并深化对古老艺术形式——太極拳中的理念与方法,从而实现个人的精神成长,同时也促进整个文化传承体系向前发展。此文旨在探讨并分享我个人的见解,以期能给予读者一些启示,并希望能够激发更多同行者的思考。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