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深入探究绵拳的起源,尽管具体时间和地点仍旧难以确定,但通过与孙福海之子孙长根、孙宝庆的交流,我得知上海最早传播绵拳的是孟光银。据说在1920年前后,他来到上海,将这门武术带给了当地,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和完善。
孟光银原是一名清朝镖师,在山东、河南地区走镖时,他拜一位商人的老翁为师学习了绵拳。这段历史被收录在吴志青先生所著《太极正宗》中的《向恺然先生练太极拳之经验》中,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载。
在上海李瑞九家,一位名叫孟某的拳术教师擅长一种称作“绵拳”的武术,它共有八路架式,还有一种两人推手法,与太极相似。据说孟某年轻气盛,自负其技,在一次偶然的情形下,被一位老叟识破,其实力并不如人想象。他虽然不服,但最终还是请教那位老叟,从此弃绝镖业,跟随老叟经商。
这些文字提供了关于绵拳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文中详细记录了孟光银学习绵拳的过程。不过,“老翁”是否是创始人,或是否从他人学来的,由于史料不足,我们无法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清代初期,绵拳已经形成并开始流传开来了。
据记载,当孟光银来到上海时,他被富商李瑞九聘为家中的打杂工,并且还教授他家的儿童一些基本功。而他的徒弟之一就是孙福海,这个徒弟随他学习八年多,对这个技艺了如指掌。当孟光银去世后,孙福海继承他的遗志,用这门武术帮助劳动人民防身自卫,也强身健体。在这一过程中,孙福海对自己所学的基础上做出了进一步改进,最终形成了一种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上海风格”的绵拳。由于收徒众多,所以孙福海成为了代表人物,而他的学生们也成为广泛传播者。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