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练习中国武功要注意太极弧形不离点

《太极拳竞赛套路全书》提到,太极拳动作如同“等速运动”,由等距的点组成,表现为缓慢均匀的弧形运动。然而,这些点不仅是动作的序列,更是我们要在其中流转、运用的空间。从外观上看,我们在行走的是一条线,但实际上,我们遵循的是一个个连续不断的点。这包括起始点、落点以及随后的定位点,它们相互顺逆往复,形成了环环相扣,无始无终的一种状态。正是通过这些点的组合,我们才能形成一种有章可循,无懈可击的特定形态。在进行太极拳时,我们特别要求既不能多动,也不能少动,更不能乱动。实际上,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将每一次移动都落实到这些“点”上去,不多也不少,也不要离开任何一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整个弧形保持完整和平衡,而不是显得扁平或僵硬。

同时,每一次移动都应该明确其对应于哪些“点”。只有这样,一式一手才能练习得纯粹。如果没有明确这些“点”,那么即便是一式一手也无法达到纯粹的地步。此外,在太极拳中,“打无人似有人”就是通过寻找某个特定的空间中的某个“点”来表达某种攻防思维和意境。

从内在角度看,当完成了一次弧形运动后,其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输送力量和劲力以展现一种意境或神韵。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意念作用而引发内气和内劲循环汇聚成劲力,并且这股劲力会途经敏感区域和经穴,从而成为内在弧形所引发的一系列内部活动。

因此,在太极拳中的节节贯穿,即使用不同的方式,将这些内部活动连接起来,以传递力量并达到攻击与保健目的。

为了练习出高水平,要使身体既具有灵活性又能够整体协调地运用,因此需要让两者融合。这其实就是外部空间上的每一个“ 点”与内部循行的一个具体位置之间实现了两者的结合。而这样的结合不仅是一种境界,还体现了威严。当一个好的武术家说:“挨着何处何处击。”这就说明当任何一点与太极拳中的每一步重合时,就产生了一种弹性的效果,使得它可以随时发出攻击,不论对手如何抵抗都会占据优势。

因此,要想获得成功并有效地练习太極拳,就必须确保两个方面完全融合,即两者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如果能正确理解这一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实践,那么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技巧逐渐完善,你的手势更加流畅,你的力量更为强大。你还会注意到你的身体开始感觉到了气感,而这种气感来自于你在正确指导下运行内气、内力的循环,以及通过十二条主要经络交错运行所产生摩擦和冲击。这正是由于两个部分——你的身体外部空间上的各个节点以及你身体内部根据经络运行的地方——已经被完美地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了最佳效果。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