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手型的各家风格对比
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手型至关重要。传统上,太极拳有三种主要的手型:拳、掌、勾。此外,还有一些指法和指型,如四并指等,这些在特定的动作中被强调使用,但现代太极拳中的主体仍然是掌形,辅以拳和勾。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不同家谱下的“拳”手型:
杨式:四指自然卷曲,拇指扣于食指第二节。
陈式:四并拢卷握,拇指扣压食、中两节骨上。
吴式:与杨式相似,但不宜过紧,有虚实变化。
武式:一方面与杨式相同,一方面大拇第一节扣食第一节,上述基础上,再次将大拇第一节置于食第一节处形成半握状;另一种做法是在前一种基础上,大拇第一节扣食第二节。
孙式:四并卷屈,不可僵硬。
接着,我们来探讨不同的“掌”手型:
杨式:五指伸直微分,与掌心侧微屈,不伸直;虎口撑圆、内凹如荷叶状。
陈式:大拇向小分开,其余四自然伸直,小后仰,与食分开,其余螺旋形错位。
吴式及武氏皆要求五 指均匀分布,并且虎口撑圆,有时还要内扣或朝上的要求,比杨氏更为宽松和舒展。
最后,让我们看看各种“勾”手型:
勾又称抓子或钩子,是由徐致一提出的吴派人间转运技巧中的一个招数,也有人认为陈武两家的勾类似,将无名、中、食、三、小先后捏入,而杨派则是五尖下垂。在孙武两家中则没有出现这种形式。
总结来说,每个家族的太极拳都有其独特的手法,以适应不同的练习方式和技巧需求。理解这些差异对于提高自己的练习水平非常重要。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