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向林耿玉清在自然之中探索太极推手的不顶不丢揭示武功与武术的区别

在自然的怀抱中,耿向林耿玉清深入探讨太极推手中的“不顶”与“不丢”,揭示了武功与武术之间的区别。他们认为,“不顶”和“不丢”是太极推手初学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原则,它们是确保练习者逐步进入上乘境界的根本法则和最高要求。

这两项原则是一种刚性的要求,即所谓的禁令,是练习者必须坚持的一贯法宝。在太极推手中,“不顶”意味着在对方出力时,不应该硬顶阻挡,而应顺势而动;“不丢”则是不主动离开与对方接触点,保持同步运动。如果退得过多就是“顶”,退得过少就是“丢”。因此,理解并正确掌握这些概念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把握这一点,还需要注意区分“顶”与“掤”的不同。有些人可能会错误地将它们混为一谈,因为他们没有完全理解二者的本质差异。“掤”指的是内部膨胀、膨松,被动后退时保持自身劲力的状态,而不是像硬挺那样对抗。这种误解可能导致人们用僵硬的手段尝试压制对方,从而难以摆脱错误做法。

通过老师的指导和亲身实践,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掤劲”,以及如何运用它来实现无敌而非有敌。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培养一种随人而动的心态,即使是在被推动的情况下,也要紧跟对方面前,同时寻找机会回击。这正是道家的思想所倡导的那种无为而治,无为而成事。

此外,“不顶”的实践还体现了太极拳特有的艺术性,这种艺术追求的是巧妙胜于力量。不主动进攻,而是借力打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灵敏度和控制能力,以达到轻松化解各种情况下的优势。

最后,耿向林耿玉清强调,要想达成这些目标,就必须克服争胜心,不怕失面子,并且在行拳和推手实践中不断提升技术。此外,还需培养良好的听劲、形体柔软、整体协调以及灵活转换技巧,以及掌握接劲火候等技能。只有这样,在实际操作中才能有效地应用这些原则,最终实现四两拨千斤之效。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