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拳:这是一种模拟各种动物的特长和形态,以及表现某些古代人物搏斗形象和生活状态的武术。如鹰爪拳、螳螂拳、猴拳、蛇拳以及鸭形拳,八仙醉酒与鲁智深醉跌等,都融入了象形拳中。象形拳分为两大类,一是以模仿动物和人物的生动姿态为主,这些动作缺乏或很少包含技击内容;二是以取意动物搏击特长为核心,以这些特长充实技击动作,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汉族武术中的象形拳源远流传,可谓是古老而神秘,它不仅影响了后世许多武学门派,还被誉为“最早并至今占有重要地位的拳法”。据说,自三人操牛尾舞戏演出于尚古之时,便开始孕育着这一传统,而汉魏时期更有五禽之戏增添其精髓。关于少林象形拳是否由禅宗独创还是从传统承袭,其确切起源已难辨真伪,但它无疑是少林武功中的一朵奇葩。
在禅宗哲学指导下,象形拳不仅体现了“道法自然”的生命观,更映射出了佛教万物一源,生灵同性的宏伟思想。这也使得练习者能够达到一种超脱尘世,出神入化的心境境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发掘,就像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物一样,无论大小,都有其独到的生存策略。因此,禅家们借助嵩山周遭的自然环境,与鸟兽虫鱼共鸣,从而丰富和完善了人类自身的生存能力,最终创造出高超绝伦的少林象形拳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