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古风帮派的象形拳又是什么不是正宗门派拳种吗

象形拳:一种模仿动物特长和形态,以及表现古代人物搏斗及生活姿态的武术形式。其种类繁多,包括鹰爪拳、螳螂拳、猴拳、蛇拳以及鸭形拳等,还有八仙醉酒和鲁智深醉跌等动作,都融入了象形拳中。象形与取意为两大门派,以模仿动物或人物为主体,技击动作相对较少;而取意则侧重于借鉴动物搏击特长,将其融入技击动作之中。

汉族武术中的象形拳历史悠久,被誉为“鼻祖”也并不为过。据说,在尚古时期就已有“三人操牛尾以舞”的戏剧表演,而魏晋时期又出现了“五禽之戏”。至于少林寺的象形拳,其起源究竟是从传统承袭还是禅宗独创,现在已经难以考证。不过,它无疑是少林武功中最早并且至今仍占有重要地位的一种武艺。

象形拳不仅体现了道法自然的精神,也反映出万物一源,生灵同性的佛教观念,这也是它能够达到出神入化境界的关键原因之一。它将世间万物的大与小,如雄狮猛虎、小蝼蚁螳螂等各自所具备的生存本领,与人类自身短长相结合,从嵩山特有的自然环境中汲取灵感,以鸟兽虫鱼之长丰富完善人的生存能力,创造出了高超级别的少林象形拳艺术。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