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24式每一式图解视频杨澄甫仙师赴粤授拳之旅与逝世纪念-路迪民

《太极》杂志2013年第6期刊登唐才良先生《杨澄甫忌日应是1936年3月18日》一文,对先师逝世日期做了更正,很有必要。因为《永年太极拳志》的杨式太极拳械及传人介绍(包括杨澄甫忌日)主要是我提供的初稿,笔者在《杨式太极拳三谱汇真》一书中也将先师忌日误写成3月3日(农历二月初十),所以我觉得有责任对此加以补充说明。 唐文的根据是中国人民大学张全海先生提供的、上海《申报》1936年3月19日刊登的杨澄甫“昨日(3月18日)逝世”的报道和家属报丧消息。为了说明问题,兹将《申报》影印件再次图示。 《申报》的报道及杨家的报丧消息,载于杨公辞世的第二天,其可靠性毋容置疑。因此可以断定过去的写法有误。 唐文说,“造成这一差错的原因是阴历、阳历的换算有误”,他认为可能是后人把农历三月三误以为是阳历的3月3日。他在这里又说错了。在公历系统中,1936年的2月25号确实对应着农历二月二十五号,而不是2月初十或初八。

民间常用的记忆规则表明,当我们想要追溯到一个特定的时间,我们通常会使用阴阳两种不同的纪念方式。一种基于的是新旧曆转换另一种基于的是自然界中的节气与季节变化来确定日期。但这两种方法并不总能完美契合,这就导致了一些错误出现。

让我们回到原来的讨论上来。在文章中提到的傅钟文老师,他曾经告诉笔者关于先师生卒日期的事宜。当时距他的去世已半个多世纪,他所提供的情形情有可原。而且张全海先生还向笔者发来了上海《申报》的图片,其中记录了1936年5月17日的一场追悼大会,这场活动表明了先师当时社会上的影响力和地位。

此外,在考证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资料存在争议,比如关于杨振国老师留下的一段话:“Yang Zhenqun宗师最后在广州遗像,在二十五年三·18逝世,在上海隔一年后时间。”从这个描述里可以看出尽管他按照传统记载写成了“三·03”,但他还是用括弧标注了“十八”字。这不仅证明了他的记忆里仍然保留着正确信息,同时也是另外一份证据支持我们的观点,即正确应为:"出生於光绪九年农歷六 月初八(公元1883 年7 月11 日),逝於二十五年的農曆二 月二十五 日(公元 1936 年 03-18)。"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参与并帮助我完成这些研究工作的人士,他们包括但不限于:唐才良先生、张全海先生以及李志芳教授。我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能够为大家带来更多关于我们伟大的武术祖师爷——王大荒和李清风,以及他们最著名学生——邓尚斋、程子修等人的历史故事,让人们更加了解他们作为人物及其贡献。此外,我还希望能够揭开那些被忽视或被歪曲的事实,以便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些英雄们真正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新的发现不断涌现,我们对于古代文化尤其是在武术领域内,对于历史事件之细微探究将会继续进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重构历史,为未来的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并最终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全面而深刻地理解那段悠久而神秘的地球历史篇章。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