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练习八极拳的初学者,还是追求大成的高手,如果在四五年内无法应对两个小歹徒,我建议你重新考虑你的训练方法,或者寻找一位更有经验的教练。"三年小成,十年大成"这句话虽然常见,但它反映了现实情况,即使是一些水平很高的前辈,也并非一蹴而就。许多教拳和练拳的人往往过分崇拜那些已经达到高度境界的大师,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天才人物并不多,而普通爱好者应该有一个更加合理的心态。即便你希望成为像吴秀峰这样的高手,你也需要一步步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
我提出了“逆思维”的概念,就是要让大家先从实用性出发,享受“小成”的快乐,这样可以避免花费十年时间学习八极拳却仍然无法应对简单的小冲突。我将“逆思维”应用到八极拳中,是为了颠覆传统流行的训练方式。
有一种现象让我感到遗憾,那就是很多人总是跟风迷失方向,他们认为流行的事物一定是最好的、最正确、含有传统精髓的一种。但事实上,这样的行为会导致流行趋势丧失其本质。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武术。如果只关注流行而忽略了其本质,那么即使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你也可能发现自己只是白费劲力。
八极拳中的流行训练方法不能与传统方法相提并论,它们早已偏离了原有的精髓,只能培养体格,而难以提高真正的技击能力。你可能会重复执行一些基本动作,如单打、小架、大架等,但这些都不能保证能够有效地提高你的战斗能力,即使连续不断地进行这些动作,也只能得到有限提升。而且,由于缺乏连续性的实战演习,你在面对真实挑战时仍旧毫无准备。
有人说:“小架”、“单打”可以帮助找到内力的力量,就像吴秀峰所说的:“八极好练劲难找。”确实如此,有找到力量的地方没错,但是问题在于,我们没有必要通过学习套路来寻找这种力量。在“小架”、“单打”中,有五十多个不同的动作,每个动作如果每天重复二十次,最终效果远远不足以达到目的。此外,即便有足够的时间去专注于每个动作,我们也不应该浪费时间去做无谓的事情,因为还有很多其他重要内容等待我们去深入研究,比如步法、连贯式攻击反应以及神经系统强化等等——其中包含太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至于步法的问题,“小架”、“单打”的确没有包含紧密衔接的手脚协调,而是采取了一种被称为迈一步半或闯步的情形,其中间停顿增加了行动速度,使得整体表现缓慢,并且失去了战斗意涵。而对于连接性的连贯式攻击,“小架”、“单打”的执行方式也是不够紧密,没有形成全身之力的集中输出,因此尽管表面看起来充满活力,但实际上依然显得弱点。在这种情况下,要仅凭一招赢得比赛纯属侥幸,对付敌人只有靠运气,没有任何策略可言。
2025-01-23
2025-01-23
2025-01-23
2025-01-26
2025-01-23
2025-01-23
2025-01-23
2025-01-26
2025-01-23
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