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练习八极拳的,还是追求大成者的境界,如果在四五年的努力之后,你还无法应对两个小混混,我建议你重新考虑你的训练方法,或许寻找一位更适合你的教练会更有帮助。
“三年小成,十年大成”这句话深刻体现了实际情况,这个原则基本上没有误导。遗憾的是,一些教授拳术和练习者的人们,他们总是拿那些水平高超的前辈高手作为榜样。这不是一个实际可行的目标,因为天才人物毕竟少之又少,而普通爱好者应该调整自己的期望。在追求成为武侠中的吴秀峰第二之前,先要一步步地提升自己,从“小成”到“大成”。
我将“逆思维”的理念应用于八极拳,就是让大家先从实用性出发,让他们享受一下初级阶段带来的快乐,这样可以避免像许多人一样,在花费十年时间学习八极拳后仍然无法应对一般的小问题。
颠覆流行的训练方式
既然我们谈论的是“逆”,那么它就必须与传统相反,不然名为“逆”的方法就毫无意义。“逆思维”就是要颠覆流行中的八极拳训练方式。
有一种现象让我感到悲伤,那就是很多人喜欢盲目跟随流行,无论是在武术领域还是其他事物中,他们总以为流行就是最好的、最正确的、包含了传统精髓的一切。他们完全忽略了这样一个规律:流行容易失去事物本质。如果只是听一些流行音乐,那也就算了,但如果是一门武术,那你投入的是时间、精力和金钱,你难道不怕付出了一番却什么都没得到吗?——除非你并不打算真正学会技击。
八极拳所谓的流行训练法,并不能与古老传统平起平坐,它早已偏离了传统精髓,只能使人拥有良好的体魄。但即便如此,即使三十年来重复同样的动作,也只能让你与常人没有多大的不同,当面临困境时依旧束手无策。原因是什么呢?整天只做套路而不是真正在实战中磨炼,这并非真正学习打架的手段,是一种错觉。
有人说:“我通过‘小架’和‘单打’来找到力量。”这也是合理之举。吴秀峰先生曾经说过,“八极好处在于劲难找”。确实找到力量没问题,但错误在于认为通过这种套路形式才能找到这些力量。“小架”、“单打”加起来共有五十多个式子,每天重复二十次每个式子,也不过重复二十遍。这实在太不足以锻炼足够量的力量以找到内力的秘密。
尤其是,你根本不需要把所有五十多个式子的力量逐一探索——那需要多少时间?即使有时间,我们也不愿意浪费这样的努力,因为还有更多的事情等待着我们去下功夫,比如步法啦、连续动作啦、反应速度啦、新陈代谢增强啦等等。
至于步法这一点,大伙儿都知道,“小架”、“单打”里头并没有步法——那著名的一拍半步闯进一步,因为中间插入了一次毫无必要的停顿,将紧迫连贯的一串突发性的步伐分割成了两部分,使得整个动作变得缓慢,没有任何战斗意味。
再看,“小架”、“单打”,它们之间缺乏紧密连接形成连贯性的训练方法,每一次都是独立行动,把全身之力倾注到一招上,看似猛烈但对于内 行来说简直微不足道,只想凭借一次猛攻取胜,这其实是一种纯粹的心理幻想——运气决定一切。
然而,“小架”、“单打”的技击素养远未达到爆发力、高压应激反应以及冲突心理学等方面,都变成了空白页...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