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包容性像一位温柔的推手耐心地引导着我们从禁练的十种气功中寻找答案

太极拳因其内涵而得名,循环不息,变化莫测,虚实相生,自然而然,通达渗透,无为包容是其本质特征。练习太极拳包括了架子和推手两种形式。架子练习是在没有外界干扰的环境中,以体验无始无终的循环与不断变化的无端为目的;推手则是在有对方对手的情况下,以应对各种外界影响为前提,从中体会到无始无终、变化莫测、虚实相生的自然状态。

经验丰富的老师们常说,在架子练习时,就像面对空荡荡的人间,而在推手时,却又像是独自一人在世界上。这里蕴含着一个道理,即不论是否有外界干扰,都应该保持一种“不受”的心态。这正是太极拳所展现出的包容性。

要达到这种“不受”的心态,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调整自己的状态,并适应可能发生的任何变化。这便是太极拳包容性的精髓。在架子练习中体会这一点,不仅能够提升个人运动能力,还能预见并准备迎接未来的趋势;而在推手中体会,这种心态与形态如同一盘棋,是每位太极拳爱好者追求的一种定力,让对方随意,又让对方继续,这是一种方法。

任何状态都需要经过从不合适到合适的一个过程,一步一步地接近,有经验的老师总能提供这些方法。我自己的老师曾经也为我制定了一系列训练计划:

架子的四大法门:四极、三十六势、八桩和十八手。

推手中的三大体系:三盘、六步和卍字连环,以及十八法等多个层次。

最终,当我们抛弃所有方法后,我们才能真正进入那种自然流畅的状态。在这条修行之路上,每一次尝试,每一次失败,都只是向着那个目标迈进的一步。而那些经验丰富的大师,他们总能指引我们找到正确路径。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