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崆峒派集实用与观赏于一体的好听势力

古风崆峒派:源远流长的武术之谜,源自唐代盛行,李白诗句“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荡”记载其重要时期。第一代掌派人飞虹子吸收当地舞蹈,形成高深武功“花架门”,完善了武学体系。从唐朝至晚清鼎盛,再到现代虽有流传,但大多数人将其视为虚幻的武侠小说门派。

在现代武侠小说中,崆峒派以剑术为主,以奇险辛辣之道闻名,而事实上,这一派的武器多样,从扇子、拂尘、铁耙、双钩等到剑,其实用性和观赏性都极具特点。金庸曾立碑于崆峒山,“威震西陲”,但实际上,这一派的影响力远不止如此,它遍布南方,并在广东成为抵御外敌的手段。

崆峒派并非仅限于道士练习,其拳术融合了佛道儒三家文化,如先天十八罗汉、八卦掌、笑傲乾坤风流扇等。而现今,有佛教住持释妙林大师发扬此学,与第十代掌牌燕飞霞结缘,并继承其遗志振兴这一传统。

宗师们创编八门,每门十五六套拳法共计118种,其中飞龙门初级,神拳门攻击性最高,而玄空门则是秘传之宝含有历代独修之法。此外,该派还以柔美为主,以弧线曲线形成身步手法著称,其兵器特色包括短小轻柔奇异如扇拂尘剑耙五形轮及鞭杆等。

挑选掌牌人的标准与武侠小说不同,一般需精练8门功夫全118套路,无论刚柔风格各异,只有少数奇才才能达成。在千年历史中虽未断,但真正掌管者寥寥可数。而第十代掌牌燕飞霞,他16岁夺冠17岁世界赛五冠,是最年轻的一位。他对这项艺术的贡献无疑是显著的。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