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武侠小说中,《易筋经》被誉为武学中的神典,它不仅能够增强体魄,还能使得行者拥有超乎常人的力量。据说这部经书由天竺和尚达摩所创,后传至少林寺,其中包括内功和外功两种锻炼方法,每种都有12势。
《易筋经》的内容充满了道家修炼的哲学思想,讲述了如何通过练习达到内壮神勇、外壮神力的境界。其中提到,一旦练成,便可手托城闸、力能举鼎,这些都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巨大能力。
为了让大家也能尝试这门高深的武术,我们将从基础开始一步步解析每一式的动作与诀窍,让你也能成为真正的“易筋”高手!
第一势:韦驮献杵
两臂曲肘,徐徐平举至胸前成抱球势。
右脚稍向右前方移步,与左脚形成斜八字。
右手高举伸直,掌心向下。
头微右斜,双目仰视右手心;左臂曲肘,自然置于背后。
第二势:横担降魔杵
双足分开,与肩同宽。
两膝微松;两手自胸前徐徐外展至平举。
立掌,掌心向外;吸气时扩张,上臂挺出;呼气时指尖内翘、掌向外撑。
第三势:掌托天门
两脚开立,上肢用力将拳缓缓收至腰部;
收回处,用力还将挟重看。
第四势:摘星换斗
右脚稍向右前方移步,与左脚形成斜八字,
随势向左微侧;屈膝提右脚跟,
身体下沉.Right虚步;
第五势:倒拽九牛尾
左腿弓步站立,小腹运气放松;
吸气时二拳紧握内收,
收至肩或背后,再身体转换左右交替进行5-10次。
第六势:出爪亮翅
两人并立,对面相对,一式一式,不需踏位交换;
腰部低沉,使劲蹬地,或是头顶上扬,以此来寻求平衡点和整合感受。
第七勢: 九鬼拔马刀勢
结语:
无论是内部修为还是外在技巧,《易筋经》的实践要求的是一种全身而非局部之力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逐渐发现自己的潜力与极限,同时也学会了一种更深层次的人生态度——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也要保持冷静与坚持,因为正是这些小小努力,最终汇聚成了不可思议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