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始,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聘请了一百多位有代表性的民间武术传承人和专家学者,创编以青少年为使用主体的以技术要素为核心、以练打结合为模式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以下简称《教程》)。首批编写了长拳、少林拳、太极拳(陈、杨、武、吴、孙、和六式)、形意拳、八卦掌、通臂拳、戳脚、翻子拳、八极拳、螳螂拳、五祖拳、咏春拳等12个拳种的17册教程,以及不受拳种限制的《趣味武术(武术段前级教程)》、《武术教程》、《自卫防身术教程》和剑术、短棍、二节棍三种器械教程。 《教程》中的拳术和器械分册均以五种技术元素为基础,通过逐段增加新技术元素的方式,创编1段至五段的技术内容,六段则是对上述五种技术元素的综合。在逐段增加技术元素的同时,循序渐进地增加动作数量。《教程》在编排过程中,依据武术内在的发展规律,将“既可单练、又可对打、还能实战”的中华传统武术演练式,确立为技术内容的结构标准。即每一段技术内容的单练套路技能单练,拆分后又能进行对打练习,还能以拆招的形式体现实战技法,突出了传统武术“练打结合”的特色,体现了武术以攻防动作作为运动素材和健身手段的本质,使习练者既掌握了动作的演练方法,又懂得了动作的攻防含义。 《教程》之和式太极拳是式太极拳习练者考取中国武术段位制的规定考试用书,依照和式太极拳技术特点、围绕和式太极拳段位技术考评内容和标准,由和有禄老师执笔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和式太极拳概述和一至六段段位技术的基本形态、单练套路、对打套路和拆招技法的讲解。 和式太极拳段位制教程套路的编排依然高度的体现出了和式太极拳轻灵圆活的特点,从一段到六段每段套路动作编排合理,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非常之合理,套路练起来连贯性强。最主要一点体现出了和式太极拳“化打合一”的特点,既一个动作不光能攻击也能防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你用什么动作打我我再用什么动作还给你,“要啥给啥,吃啥还啥”。 和式太极拳段位制教程教学方法主要分为常规教学方法与特色教学方法两种。和式太极拳段位制套路较之传统72式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学的,因而在教段位制套路时教学方法可以灵活多变。可以采用体育教学的共性教学方法,比如,模仿示范法、讲解解惑法、练习体悟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做示范动作时注意示范方位的选择,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动作,刚开始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镜面示范动作,这样学生容易看清动作,等学习差不多了可以采用背面示范带着大家一起练习。 在和式太极拳段位制教程教学过程中,既要运用规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探索特色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有效完成武术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合理的、丰富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因此我们要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教,学生一味模仿”,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积极迎合学生的心理特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武术,消除学生们“喜欢武术而不喜欢上武术课”的现象。 既然是学习武术,我们就应该采用有武术特色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把武术的特色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武术的本质特征就是技击,有了技击就有攻防,因而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们可以体现出武术的攻防特色。 段位制套路是按照“打、踢、拿、靠、摔”五种技术元素进行编排的,那么我们在教学时就应该把这五种技术元素体现出来。例如在学习打的动作时,等动作熟练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喂招,让学生自己思考该用怎样的动作去化解,这样的话就可以加深学生对动作的记忆以及理解。另外这样的训练方法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很愿意去学习套路。这样一来,同学们学起对练来就非常容易了。 和式太极拳又被称为“耍拳”,如儿童玩耍般那样轻松自如,因而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采用游戏法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说招引导,不用做动作,教师随口说出一个动作,学生就应该立马说出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动作,对不上的适当的进行处罚。等熟练以后就要加上动作,喊个名字做个动作,对方也要相应的做出与之对应的动作,这样的话两个人的动作就对上了,形成了对练,在娱乐中同样也学习了对练,加深了动作的记忆以及理解了动作的攻防含义。 另外,也可以采用以礼明德、由表及里、潜移默化教学法,增强与弘扬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建设。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武术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教师在教武术课的同时,更应该穿插一些武术礼仪、武术文化进课堂,这样我们在学习武术的同时也就学习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在“表面”上礼仪规范的学习达到道德思想的提高,思想觉悟得到升华。 在进行和式太极拳段位制套路教学时,我们不光要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同时我们也可以结合特色教学方法来提高对动作的记忆。一味的采取常规教学方法既枯燥单调,又不能体现出武术的攻防特色,采用特色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充实了课堂内容,还可以让同学们在娱乐中熟记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