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中国女排遭遇五大难题
问题一:朱婷的过度依赖与缺乏替补火力
在比赛中,中国队显露出对朱婷过度依赖的倾向,即便她受伤也不给予足够休息。朱婷作为世界级主攻,在场上表现出色,但其他进攻手段不够分散,导致朱婷疲劳和受伤的问题。张常宁回归时期原本有望成为第二个攻击点,但她的脚伤又复发了,而刘晓彤、李静等人的强攻能力不足以支撑。
问题二:副攻能力不足,拦网成难题
郎平时代,“南北长城”徐云丽和颜妮展现出了高效率的防守和拦网能力。而现在,副攻袁心玥虽然是奥运冠军功勋,但状态波动;新人王媛媛、高意虽然身高合适,却打不出特别精彩的战术球。拦网在面对欧美国家时尤为关键,但是目前中国队在这一方面仍有许多待改进的地方,如时间选择、移动速度以及配合协调都存在问题,有时候甚至形同虚设。
问题三:一传体系不稳定需惠若琪重返舞台
中国女排对一传依赖较多,但现有的体系并不坚固,一旦被对方拼爆发球就容易失控。一传技术高超的人选如惠若琪、汪慧敏都是宝贵的人才。不过惠若琪由于心脏病影响,其前锋威力减弱,她的一传与小球串联则是一流水平,对于关键球提供了丰富经验和智慧。
问题四:发球实力薄弱,只有刘晓彤能跳跃发起冲击
从新奥运周期看排球发展趋势来看,跳远式发球正在流行,比如塞尔维亚、意大利及美国都拥有优秀的跳远式发球手。在与塞尔维亚比赛后安家杰也承认输掉比赛主要原因是对手的成功跳远式发挥。然而除了刘晓彤之外,大部分队员只能进行普通菜式发球,这样做无法施加压力于对方,最终让对方轻松应付。
问题五:锻炼新人效果未达标,板凳深度不足
面临着保住奥运冠军地位的大压力,加之对于团队成绩要求很高,因此安家杰导师可能过于严苛地评价自己。但是实际上,这使得女排并没有给予太多机会去培养新人,只是在副攻位置尝试了高意和王媛媛,而其他位置并没有看到新的青睐。这也反映出当前中国女排板凳层次需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