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竞赛套路全书》详述了动作速度,指出太极拳动作如“等速运动”,由等距点组成。其弧形以点为序,展现缓慢均匀,但目的不仅在于此,它要在“点”上行走,并且用力于这些“点”。外观上是线,而实际是连续的不间断“点”。这些起始、落下和延续的定位点,以顺逆往复、环环相扣的方式呈现,无始无终。通过这些点形成特定的形态,是因为它们要求每一动势都要落实到“点”上去,不多也不少,更不能随意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弧形成为“不丢不顶”、“不扁不抗”的满月状。此外,每一动势必须明确弧形中的每个点,才能做到纯粹练习。而太极弧形还将这作为着力之处来表达一式一手的攻防含义。
从内而言,完成这一重要任务的是输送劲源和劲力的过程,这样可以表现某种意境或神韵。在这个过程中,在意念作用下必然引发内气和内劲循行汇聚成劲力。这些运行经过敏感或经穴之处,便成为太极弧形所引导的内在循环。因此,在太极拳中,“节节贯穿”,即以每个定位为序,以接触相邻定位传递劲源与劲力达到攻防健身目标。
为了达到境界,要使神体兼备、内外合一。这实际上是两种状态:空间上的一个定位与内部循行的一定位置结合。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威严。当任何一点与太极弧形中的对应定位重合时,就会产生一种弹性,即能够随时出击且无敌可畏。练习者要想取得效果并实现两者的融合,这就需要要求两个地方相互融合,即两次重合。一方面,使得拳势更加圆润,一气流转;另一方面促进内部气息及力量沿经脉进行循环,对穴位产生影响。
当执行捋式时,由斜向上的空间至斜向下的空间通过腰部旋转带动双臂形成横竖同时发生的力量,同时内部气息及力量从丹田发出,再次经过三处关键地点抵达手部劳宫穴以及足部涌泉穴,从而使得两端再次重合至四梢部分。这就是如何让捋式完成并突显出手掌中的力量来源。
由于这种气息常常被感觉到的原因是在太極曲線指导下,氣血經絡交替運轉並對經穴產生摩擦與衝擊,這正是內氣與內勁兩點間相互重疊結果,因此兩點於四個末端結束也是達到最佳健身效果的手段之一。
《杨禹廷太極拳系列秘要集锦》提供了玉女穿梭左式動作開始時從右足涌泉穴發動內氣,並經過督脈至左手中指中冲穴,然后回到玉女穿梭右式時通過任脈返回原來位置完成一個周天環繞運動共列舉40幾個腧穴,這些經過動態地將軸心與腧點聯繫起來,使整體能量流通無阻。在進行這樣練習時實現了內外雙方對應點完全協調統一起,用於理解它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從兩個點出發來認識它們,只有這樣初學者才會進入正途,也只有這樣堅持練習才會逐漸增強自己的功夫能力。
2025-03-10
2025-03-10
2025-03-10
2025-03-10
2025-03-10
2025-03-10
2025-03-10
2025-03-10
2025-03-10
202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