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资料网太极拳的节节贯穿犹如智慧之舟穿梭于岁月的长河

太极拳中的“节节贯穿”,我观察到许多练习者对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它意味着打拳时要像流水一样自然而连续,感觉力道不断;有的认为它能够促进内气的流动;还有的将其解释为脊椎的快速运动,当发力时使劲道更加抖动,从而产生一种涌动感,即使是小力量也能让人“飞”出去等等。

根据我的老师传授的知识和自己练拳后的体会,我对“节节贯穿”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心得,希望与大家探讨。太极拳中很多要求是不能孤立地讲述的,它们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一部分。我老师早就提出了要实现“节节分家”的重要性,所以我们首先需要找到这些“节”。

例如,当肘部下沉,那么手臂之间就会形成一个节点。当腕部提起,那么手指和小臂之间也会形成一个节点。同样,当膝盖屈曲,小腿和大腿之间就会分出一个节点。当胯部松开,下肢和身躯之间也会形成一个节点。而五指合一,也就是多个节点。

这些节点有什么用呢?它们实际上是形成了很多张弓,就如同拳论所说:“身备五张弓”,这是大方向,但当一个人达到这个境界后,再细致检查,还可以发现更多的小弓,大弓中包含小弓,每个点都成为防御线,每个点都是以每个節为支点,以手臂为例,最终支点在肘,如果角度不超过90度,就是断弦,对方一冲即溃,而保持整体形态,对方来力处处受阻,我反击也是大、小箭矢一起发挥威力。

如果你想把物体扔出去,用两个人进行比较,即便自身技艺不同差距不会很大,但是使用箭矢(即用整个身体协调发力的方式)则完全不同,“弹射”不仅速度快且力量强,而且省事。在许多这样的箭矢同时反击,其威力可想而知巨大。

现在,让我们重新理解“节节贯穿”。当对方攻击时,从手指开始,然后逐渐推向手腕、臂部,一步一步跟上。在反击时,也从手指开始,一步一步跟上,一直到走路,要先走脚尖,而不是只移动肩膀或单纯的手肘,这才算真正做到了“節節連貫”。

这样做,任何力量都会在你的某些特定位置被削弱,而不会影响其他部分,因此你可以稳固地应对对方的攻击。如果你松开胯部并保持正确姿势,你就能够抵御对方推举你的身体,并且不必移动脚步来应付。此外,还可以通过转圈、自转以及虚实转换等技术进一步引导对方,使他们难以预测并有效应对。

这背后其实是一种科学原理,不管如何描述,都无法充分表达清楚,只有亲自尝试才能迅速明白。这正如理论与实践必须结合起来检验一样。太极拳中的要求虽然繁多,但只要真正掌握沉肩坠肘、松胯曲膝及五指抓地,你就已经满足了绝大多数要求,请记住,“真正在行”的重要性,因为太极之道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无私的,不论是否名家的身份,只要符合合理原则就是好的打法。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