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太极拳训练之认识-罗名花 李万斌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太极拳技击功夫的实践探究-罗名花 李万斌

在中国传统武术中,太极拳以其独特的技击功夫著称。历史上,杨家父子凭借太极拳的技艺被誉为“杨无敌”,这展现了人们对太极拳技击功夫的向往。不过,由于“十年寒窗九年拳,九年太极不出门”,许多爱好者未能真正掌握太极拳真功。

在学习和实践太極拳时,我们需要理解它所有行功,如盘架子、推手和散手中的开与合、虚与实、刚与柔、曲与直、松与紧等概念,这些都蕴含着深刻的阴阳哲理。正如《太極拳論》所言:“太極者,无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这意味着,没有阴阳两方面对立统一,就偏离了正确的训练轨道。

然而,一味地追求柔软、中庸和松弛,用意而不用力,以柔克刚,被视为天经地义,而刚劲落点先发制人的内外兼修则被忽视,这违反了技术辩证法,即对立统一原则。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结合阴阳理论,将柔韧性转化为攻击力,当我们控制对方重心并顺势发力时,就必须运用坚定的力量。

轻盈与沉重也是同样重要的一面,有些人只注重轻巧动作,却忘记了当机遇到时快速发挥沉重力量。同样,在纵跳中,上升应轻灵,但下落要有足够的沉重。松弛并不意味着没有紧张,它是松中有紧,让出的同时也有主动性的表现。在抵抗或应对对方攻击时,也需肌肉有一定程度上的紧张来回应。

汪永泉先生曾指出:“我能发人是因为知道 太極拳用劲 的窍門,我能招熟悉時機得當。我熟能生巧嘛。”他强调,不应该把这些看作神秘,而应该通过科学训练方法来理解它们,并且避免过度夸大。此外,“没有百日苦练”的常言提醒我们,要脚踏实地进行训练,不要随波逐流,要循序渐进,以求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

因此,“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虽然可以观察别人的成果,但最终还是需要自己努力去学习和实践。如果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足够时间投入到实际训练中,那么无法达到高水平。这就要求我们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通过不断试错,再次回到感性认识,从而实现飞跃。这种循环过程对于提高我们的技能至关重要。而非空谈玄学,只有脚踏实地,与众不同才能够真正取得成效。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