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充满传奇的时代,苏家拳的传人们以其卓越的武艺和深厚的修为,走上了江湖的大道。从明朝正德年间(约公元1506年)起源于河南的一位著名武师舒裁缝,到四川苏金财、苏金祥兄弟的努力加以改进,这门拳术逐渐成为了流传千年的宝贵遗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彭孝心——字德水,在家排行老六,以外号彭水老六闻名遐迩,他学得了苏家拳并带回荣昌。在清朝末年,他通过武考取得了武举人,并在当时一带教授苏家拳,使之风靡一时。当时他是苏家拳第23代传人。
后来,彭水老六又有幸传授给陈子庄、彭友切、程步云、阳成之等人,他们共同构成了第24代;而陈子庄、彭友切、程步云、高阳成之则成为第25代中的重要人物之一,而他们所传授的人物如彭胤炳、彭胤锡和廖正伦等,则是第26代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至于具体风格特点,其讲究的是身桩中正与拳掌分明,大开大合,同时多用反捶少用平冲拳,以及掌法上多用标掌,上下抖掌;身法讲“六身”,腿上讲“六脚”,常见到的“出腿不见腿”技巧,与戳脚中的暗腿相似。此外,还有步法上的催脚技巧以及连消打结合使用,并且强调刚脆快速,这些都是苏家拳独有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