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拳法有几种孙禄堂论站桩

在探讨孙式太极拳的修为时,首先需要掌握两种基本的站桩功:无极式和三体式。下面我们将分别详述这两种练法。

"无极式"的练习方法是这样的:起始时面向正方形(早晨要朝东),身体保持直立,双手垂下,肩部不要用力下垂,让它们自然放松。双脚呈90度角姿势,不要用力抓地或蹬扭,只需让它们像在沙漠中一样稳定地站立。手足动作没有限制,但应顺其自然,没有刻意施加顶劲或其他强制性的动作。在这种状态下,内心空静,无外界干扰,全身如同雨水流过屋檐一般自由自在地流转。

以上就是“无极式”的练习方法。这一形式的锻炼旨在恢复人们本有的天性,并激发他们内在的一气之源。技击不过是一种个性表达和发挥的手段,因此“无极式”被视为百变之母、万法之基。

至于“三体式”,则要求双手相抱,用头顶向上,然后踏出左腿并进展开右腿。随后,双手缓慢分开,将左手推向前,同时拉动右手往后挪动,使得两只手好像撕裂棉布般移动。大指伸至胸口高度,但不超过,这就是最大的限度。大指与胸口平齐,而胳膊则既非完全直也非完全曲,它们只有从腕到肘处才保持平衡。此时右脚紧贴小腹部分,大指根部嵌入小腹坑中,与小腹紧密相连。此时左足与左手同步起落,而右足保持不动状态。五个指尖全都张开而且互不接触,其间大、小指形成半圆形状。而目光集中于食指末端。

同时,肩膀要松弛均匀抽取力量,而腰部也要如此做,以此合并肩膀与腰部。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力量不可暴露出来,如同半月形;同时,在膝盖方面也进行相同的操作,将力量隐藏起来以防止显露,这样就完成了肘、膝及足之间的结合。这便是所谓的外三合。

接着,要使摧枯拉朽般的手臂能摧毁肘关节,使肘关节再次摧毁住持住的手臂,以及腰背支持着它,再进一步支撑胯骨,最终使胯骨压迫膝盖,从而导致整个腿部失去控制,最终达到脚趾灵活伸缩的地步。但是整个身体仍然维持直立姿态,不可左右倾斜。如果心情稳定,那么心与意就能一致;如果意志专注,那么意志与气就会融合;而气若顺着身体自然流畅,则气与力的结合会更加完美。此即阴阳相和,上下的联系建立,此即所谓内外一体。而实际上,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是在谈论的是阴阳和谐共存以及三个点中的内部力量产生的情况。这便是太极拳中的总原理,也称为万物生成变化的心脏所在。不过,在初学者开始学习三体桩的时候,他们通常会感到后面的腿很吃力,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坚持下去,即使感觉吃力,也必须保持心境宁静,让身体其他部分放松,同时努力维持后面的力量,不可让重量前移给前面的腿承担,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额外负担。不仅如此,还需要通过长时间坚持来磨砺这一桩功,以达到通透难以企及的地步,其中最关键的是能够保持心理上的镇定、身体上的轻松以及表情上的安宁,是克服这一桩难题并成为高水平太極拳家必备技能之一也是最难以达到的目标之一。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