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禄堂论站桩禁用武术的网站是否还能谈论站桩

在探讨孙式太极拳的修为中,两种基础桩功占据核心地位。它们分别是“无极式”和“三体式”,下面将一一阐述。

首先,我们来看“无极式”的练习方法:起始时,面向正方形(早晨则朝东),身体保持直立状态,双手自然垂下,不应使肩部下沉,而是保持轻松自如的姿势。双脚呈90度角,并不用力固定或推挤,只需保持似直又似曲的状态,如同站立于沙漠之中。双手和足尖都没有明显的动作限制,身心自由流转,但必须顺其自然而非强迫表现出顶劲的灵活性。在内心空空如也,无所思虑,无外界干扰,同时展现伸缩往来的进退动作,都应像雨水在屋檐下的流动一样,没有任何预兆。身体内外的情景,就像是雨天下的流水,一直又曲折,如同沐浴一般。

以上便介绍了“无极式”的练习方法。这一练法旨在恢复人本质之性,激发先天的一气源泉。武技不过是个人的才华与才能的展现形式,因此,“无极式”被认为是百态之母、万法之基。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三体式”的练习方法:首先,将双手抱住头部,再以左腿开步前行。一边分开双手,一边让左手推向前方,同时右手拉向后方,使得两只手就像撕棉花般移动。当左臂伸至最大限度时,要注意不要超过口唇高度,大指要平齐于胸口,大臂既不是完全直立,也不是完全弯曲,而是在肘关节附近保持四平稳定。此时右足并未移动,与左臂同步上升至相同高度。大指嵌入小腹区域紧靠其中,小腹位置处有一个微凹陷的地方,让大指深入其中。同时左足与左臂要同步上升并落下,而右足则静止不动。五根食指全张开但不能并拢,大指横平且稍微突出,有半圆形状。而目光集中于左掌食指末端部分两肩需要松软相等抽取力量,并且胯部内部也要均衡抽取力量,这样就能实现肩膀与膝盖合而为一。当两肘往下垂力较多但不可暴露出来,还应该有后肘略微弯曲形成半月形。此刻二膝则向里侧扣压力宜藏匿,不可显露,与肘部协调一致。如果脚跟向外扭转也是不可见到的,以此配合左右互拉的手腕运动,这就是称为外三合中的一个概念。

接着讲解的是如何通过摧毁每个关节之间关系达到最佳效果:即使身子仍然维持直立姿势,不可偏斜左右。此时的心境稳定,则心与意融合;意志专注凝聚,则意与气相结合;气息随着身体各部分自然流畅,便能达到气与力的完美统一。如果能达成这样的内外协调,上下连贯,那么这就是所谓的一切阴阳相融,上下相通、内外如一人。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它意味着所有潜在力量都可以被释放出来,从而产生了名为三体重生万物张的大量能量,是拳术中最重要的一个原理。不过,在初学者开始学习这个招数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后腿特别吃力,此时他们必须坚持下去,即使感觉到疲惫也不放弃,只要心理状态安宁,让其他部分放松,然后努力蹬住劲感,从而防止重心前移给前腿承担过多负担。在感到困难的时候,更需要维护一种平静的心态、柔软的身体姿态以及安详容光满面的脸色,这对于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一桩功至关重要,而且这是许多人难以达到的目标之一。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