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运外动揭秘武术基本功的奥秘

李和生老师曾指出,太极拳的运动方式是内运外动,其中“内运”运行的是气,“外动”动的是形体,而且必须内运在先,外运在后。这与其他运动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意气之所以被称为“因”,肢体之所以被称为“果”。

太极拳中,意气的内运首先要达到气沉丹田、意守丹田这一层次,这也是郑曼青老师所强调的重要原则。在练习中,我们不仅要意守丹田,还需要丹田内部部署起作用。那么,如何让丹田内部部署呢?李雅轩老师认为:“思想意识在丹田里主宰一切,所有的动作与呼吸,无一不是由丹田里主宰。”这意味着我们的每一个举手投足都是由丹田牵引而来。

肢体不能独立行动,一切皆需通过腰隙,即命意源头处进行指挥,就像火车头牵引列车一样,或将司令部设在腰隙,让司令员从这里发出命令。这一点也反映了太极拳中的另一个特点——储气蓄劲。赵幼斌老师指出:“丹田乃元气所存之地,是气息劲势启之源。”

大自然中的风暴,如飓风和台风,其能量来源于空气流动;汽车和火箭等现代交通工具,则依赖于燃烧或电力驱动。但是,在太极拳中,我们利用身体自身产生的一种能量——生命力,将其转化为发劲使用。

通过全身心的松散练习,我们能够不断充实身体里的生命力。而当我们聚焦于凝神、集中精力,使得生命力的力量贯穿全身时,便会感受到一种深刻而持久的力量。此即杨澄甫所言:“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当此境界下,不论何时何地,只需轻轻一想,便可随时抽取这种潜藏已久但又易忽视的人间宝贵资源。”

因此,对待太极拳并不只是简单地进行形态上的展示,而是在乎深层次上修炼身心,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养生。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好这门艺术,那么它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更能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满足与平衡。这正如王宗岳所说的那样,“以心行气,以氣運身”,这是通往健康生活道路的一个重要步骤。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