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24式每一式图解视频传递着静谧与力量的眼神

练习太极拳时,眼随手动,手眼相随,目随势注,是展示太极拳精气神的重要方面。但有的人在练习中忽视了这一点,只关注动作程序的变化,而不是眼神的配合,这样就难以展现出太极拳独有的韵味。

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太极拳中的眼神作用认识不足。有人认为,因为太极拳不像其他武术那样快速和有力,所以并不需要过多注意眼睛。但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虽然太极拳有其风格和特点,但它同样具备中国武术的一般特性,如“精气神”。这些要素除了与动作配合外,更大部分通过眼睛来体现。“心之苗”、“目发神”,在表演上要让“心动形随”,“意发神传”,借助于眼睛来传达意志,以此显示出动作完整、充满活力的印象。

在使用太极拳中的眼法时,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随视法,一种是注视法。

随视法指的是跟踪主导方向并伴隨着运动而改变位置。这意味着眼睛应该追逐身体主要部位或运动方向上的变化,无论是远观近看、左顾右盼等各种方式都应根据具体行动进行调整,以实现手与目的协调一致。在执行24式 太極拳 中,“左搂膝拗步”时,当转身侧举臂向右时,眼睛应跟上;当左手抱起、右手推进的时候, 眼睛稍微提前一点到达目标点,并带有一丝挑眉,这样就显得更加精神抖擞。而且,在腰部转体过程中,让腰带领四肢移动,同时使双目紧密配合,每个姿态结束后,都能自然地将重心移至下一个姿态准备好的地方,使整个身体活动得到了优化。

另一方面,要注意的是,当双臂进行交替摆放或者脚步移动时,不要完全放松你的注意力,而应该把重点放在当前正在做的手部操作上。当你完成了一次握掌或挥臂之后,你可以迅速将焦点从那只被用过的手移到另一只未被使用的手去检查是否已经准备好接下来的移动,然后再次返回到第一只原本用于打击或防御的那只手。此类连续不断无间断性的运转和内外翻转使得整个人体运动起来既流畅又不失节奏感,从而达到全身内外结合合理协调的情况。

对于利用 随视 法来说,还需特别留意两个问题:当你的双臂靠近面颊或胸前区域的时候,可以让你的双瞳孔紧跟他们;但是,当它们低于胸口水平的时候,就不要再盯住它们了,而应当顺着腰椎旋转保持平行前方观看,以避免出现低头弯腰状。如果你只是死盯某物,那么就会感到头晕目眩,因此必须学会如何似看又不看,即便是在仔细观察对象也不要长时间凝视,最好能够模糊其轮廓,让人感觉似乎看到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看到。这样的方式使得整个舞蹈流畅而且不会令人疲倦,也更容易进入状态,使人们能够享受这个过程,并最终成为真正高超技艺的人士。而这正是因为绵密连贯所要求我们这样做。

另外还有一种叫做 注释 视 的方法,它涉及指定某些情境下的定点注视,比如在一个明确完成后的瞬间,将目光集中在远处或者直接对准两根伸出的胳膊。例如,“挥琵琶”这个姿势,就是通过左边的手指向远处望去,但这种短暂停顿通常只有非常短暂几秒钟,因为经典二十四路 太極 拳结构特性就是从一个行为结束开始另一个行为,这个瞬间也是表现精气灵魂最为完美的情景之一。在这样的刹那里,无论是在何种形式中,都会给人以深刻印象,因为这是展示人物精神状态的一小段片段。

因此,对待学习和实践任何一种武道艺术,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于机械性的动作本身,更应专注于如何通过不同方式巧妙地运用我们的眼睛来增强自身力量,以及如何有效地沟通自己的意图给予对方,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准以及提升个人魅力效果。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高级师傅总是在教导学员们关于如何正确使用他们的大脑以及他们的大型肌肉群以及小肌肉群之间相互协调工作,以及怎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身体各个部分共同合作效率最佳的一个关键元素。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