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根劲,会武术的人很危险。根劲是太极的核心,难以被人理解,敌人推来,我却意气反下行,是一门深不可测的武学。根劅其实是指骨力,它源于骨骼和筋肉之间的力量转换。太极拳经中明确指出:“力由于骨,劲出于筋”,并且强调“势起于脚、节节贯通”,说明手中的每一拳都来源于脚下的力量流动。
内功每一次招式,都在乎正确摆放骨架。16个字真言——“虚灵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塌胯”——正是内功操作中的关键之处。在这过程中,每一个小动作都蕴藏着巨大的骨力。当你练至鸡形打击时,一旦掌握了真正的根劅,你的一拳即可让对方用脸顶回去,那么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你的拳头受伤,而非对方。
与外家功夫相比,最重要的是是否能够运用到真正的根劅。如果一个人得到了真正的根劅,他所执行的一套拳法,无非是一系列简单运动组合排列,只要有一式入门,就能开始学习。这意味着,无论面对多么庞大的力量,对方对你来说就不再构成威胁,这才算是真正懂得了内力的秘密。
对于新手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确姿势,即把身体结构摆放在正确位置上,便能发挥出腰部力量,从而快速入门。而观察机器人的工作方式,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悟到更多关于内家的奥秘。机器人的转动,就是内家武术中运动形式的一个体现。
内力的实质也是整体上的骨力,即整体性的整合和统一。在发挥力量时,我们使用的是整个身体合理结构来攻击别人,全身都参与其中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一个正确的手架,是所有武艺基础上的根本。一切技巧都是建立在立身正直、脚步稳固、卡位准确等基础之上,用意不用力,以起承转合为原则,将八面支撑成为一种自然状态。一旦架子调整好,不仅具备多方向张力的同时,也能够轻易将外来的压力传递给地面,而自己并不需要做任何实际努力。
老者们通过摆好形意架子,就自然而然拥有了足够的大力,因为他们知道bones are for positioning, and joints are for converting power. 力来自于bones, 而power comes from muscles.
当没有依赖肌肉和bone支持时,我们就会逐渐失去它们,并最先流失钙质,这通常发生在脊椎和bone盆区域,这些部分因为常人少用导致如此情况。此外,当我蹬四百公斤重量近百次,其实非常轻松,因为那是我使用腰部和bone承受重量所产生的情景。而山民背负三四百斤猪走二三十里路同样也是利用bone承载重量,他们虽然累,但并非无法承受这些重量。
因此,一切好的技巧,都必须基于正确的地基进行,在这个地基上,每个关节都应该保持其最佳角度,如盖房子一样梁柱必须平衡才能承受压力。而桩法目的就是为了寻求最佳发力的结构。在设计内部架势的时候,如果想要发出足够的大点,则必须从内部锻炼找寻根本性问题解决方案。这涉及个人领会,只要不是僵硬或喘气,而且脚后跟有充分用的force,那么基本技能就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持续不断地努力训练,不闭气也不松懈,那么这种柔软无坚不摧般的手法便可以随心所欲施展出来。但如果只是随意甩手,那么这样的技术也就不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对餐馆工友两周时间学会了一种内功,他们只需掂锅靠脚蹬即可完成任务,而无需过度使用手臂。这证明了中国武术与其他国家间最大区别就在于"root"这一概念,因此中国一直强调扎马站桩等习惯,以及认识到全身力量来源自脚下:只有当双腿稳固起来后,你才能够开始做各种各样的运动;如果能使自己的精神降低,让自己的心情像袋装满粉末一样堆积起来谁都会觉得你不可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