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盟古韵沉淀拳种传承

在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中,天山派自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源远流长的历史,使得天山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对悠久文化的一次回顾与尊崇。

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得道后游历人间,他收王重阳为徒,并授予他道法。在宋末年间,王重阳于终南山创立了全真派,并收七位弟子,这便是“全真七子”。其中,丘处机率领众西行,一路走过数十国、逾万里路,最终来到西域,在此传道并留下名声。

杨继明系北宋杨家将的族亲,为避战乱而至天山一带,与丘处机习练丹道周天功、剑术以及炼丹制药之法。后来,杨继明之子杨延天与隐居天山之神霄派王文卿之徒萨守坚真君同修参悟,在南宋光宗赵绍熙元年(1190年)一起创立了“天山派”。

历代掌门人的传承,不仅包括虎牌、大印、游龙剑、九龙朝阳珠,还有养生秘籍等重要物品。以内功为基础,同时融汇神霄派心法和杨氏家传武功,“内养心神,外练身形,以外补内”成为其核心思想。

从第一代渡烟神君到第十六代化音道长,每一位掌门人的名字都显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感共鸣,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为了避战乱或寻求更高境界而来到这片土地上,并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归宿。

直至第十六代传人化音道长统一南北二宗,从此之后,尽管时代变迁,但“天山派”的精神一直没有改变,它依然是中华武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星辰。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