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的舞台上习练太极拳新三点探索中国武功的精髓郭树璞

一、喉头

喉头的作用是吞咽呼吸,无论是健身养生或技击,太极拳老师们都讲过,一吸一呼,动作的快慢,一定要与呼吸紧密配合。健身养生中医学讲,舒心平血,要求轻吸轻呼,并加强柔缓的呼气;益气养肺,要求轻吸重呼,并强调尽量呼气;疏筋壮骨,要求吸和呼等长。在技击中则要求“吸要吸蓄的愈足,呼要乎得愈透”。诸如习练陈式太极拳中的金刚捣碓、懒扎衣、六封四闭和单鞭,它可以东南西北四面打。在习练之中的提呼吸,一举一动,都须意到气到。只有坚持沉着久练才能收敛入骨。

二、腰脊

腰脊即脊柱,是保护脊髓、负重和躯干活动的关键所在。多位老前辈都讲过,含胸拔背至关重要。含胸者,使气沉于丹田,而拔背则使力由脊发出,我们在习练时必须注意这一点。

三、地心

地心讲的是桩或技击中的步伐劲力。太极拳独立式为桩功,与地心密切相关。武当有内家十三桩,每桩都与地心相关。所谓地心,就是脚心涌泉穴,与地面的地气相连,这种联系使得每一步都是充满力量和智慧的一次体验。

总结来说,在社会中学习并实践这些新的环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中国武功,不仅仅是一种身体锻炼,更是一个精神文化层面的提升过程。这不仅能够增强我们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我们的意志力,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加从容自信。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