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太极拳之桩功拳架体悟技巧社会实践与武功秘籍大全招式展示

作为武氏太极拳第五代直系传人的孙建国老师,我有幸在两年的时间里接受了他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训练。在这段时间里,我每天都坚持苦练,终于开始体会到了武氏太极拳的精髓。最近,我对此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一、站桩功

站在桩上,就像是楼房的基础,不站几年桩,武功就难以提升。武氏太极拳中,有无极桩、混元桩和懒扎衣桩三种,无极桩和混元桩是养气的工具,而懒扎衣桩则是技击的基础。懒扎衣是一种母式,是所有武氏拳法起源的地方,这一点由我的师傅多次强调,但直到最近我才真正开始明白这些话背后深刻的含义。我现在才意识到,真正愿意花时间去学习站桩的是从前的事情。

最近,我每天都会在家附近的小区公园树林里找到一个安静避风的地方,每天至少进行一小时左右的无极站。站在那儿时,我会清除杂念,按照身法要求来做:沉肩、裹胯、头顶起、高举舌尖,全身松软,尾闾中正,命门突出,全身重量落在脚后跟上,让前脚掌稍微离地稳定,然后默默数息,从头再来。

刚开始时,由于呼吸粗糙而不规律,以及杂念纷飞,还会出现幻觉,把周围的声音放大。但随着我站立次数和时间增加,对呼吸慢慢变得细长,也能感觉丹田与命门之间热度升高范围扩展,现在甚至能感觉到前胸及脊柱发热。当我的身体形态调整得越来越熟练,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放松意念。如果意念能够放松,那么全身就会没有僵硬之处,而要想意念完全放松,则关键还在于眼睛是否能够达到这一状态。

二、拳架

经过两年的学习指引以及自己的努力锻炼和深入思考,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武氏太极拳中的简约与内涵丰富。在掌握关键点之后,只需勤加修炼,便能获得回报。我现在已经能够比较完整地展示出从起始步骤到第六式搟膝拗步所包含的一系列动作,并且融入了一定的个人风格。

首先,在步法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进退必随,即使是在走招的时候也要分清虚实,以便当进入战斗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使自己比对方更快或更慢,从而自然地控制整个过程。这就是技术层面的优势表现之一。

其次,在虚实转换的时候,要确保腿部移动紧密相连,以保证意志集中在脚跟上,同时气息也要流向脚底。这意味着即使是在实际应用中,当我们准备采取行动时,也应将力气来源于腰部,用力至腰部,再通过腰带手(其实是腰带肩)将力量传递至双臂,使整个身体成为一个统一整体。此外,将全身主宰权放在腰部,可以保持姿势稳固并灵活转变,从而实现内家外家的结合,这也是内部艺术独特之处所在。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