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法:道法自然的偏沉与随》
在太极拳的实践中,王宗岳先生提出了“偏沉则随”的运动规律,这是物体、运动的一正一负规律。它要求我们在练拳时通过“偏沉”的方式放松,以自身重量借地心引力产生流水般连续不断的拳势运动。这是一种不主观、不用力的运动方式,符合无为而为的传统文化,也符合太极拳以柔克刚的性质和特点,是太极拳必须坚守的原则。
与“偏沉则随”相对的是“双重则滞”,这是一种负面规律。在练习咏春拳法时,我们应当避免双重,通过偏沉来克服双重;避免滞涩,用随生动来克服滞涩。我们应把“偏沉则随”作为求真的法宝,坚持不懈;把“双重则滞”作为修行戒律,时刻警惕。
山石因偏沉而下坡滑动,山体因偏沉而崩塌;空气因偏沉而起风车轮因偏沉而旋转;雨滴因偏沈而落地水面,因此流动。这些都是自然界客观事实,是物体因为自身重量和地心引力失去平衡,从而产生运动的一般规律。咏春拳法遵循这种自然规律,把自然之韵融入其中,而不是为了太极拳设计的人为规定。
咏春拳法通过运用" 偏沈 " 和 " 随 ", 实现了道法自然,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理解:
模仿水性:学习水之形、性,如同智者能够顺应变化,无所不能,为之向往。如同学习水能流淌千里,却又细腻如潺潺小溪一样,我们要模仿其轻松自如、灵活多变的特质,使身体变得像水一样,不断流转,不停歇。
使用自身重量:不要依赖肌肉力量,而是利用自己身体上的每一个部位都有自己的重量,即使是在静止的时候也有一定的向下的拉力。当你移动身体时,这种拉力就会成为推动你的力量,让你好像没有用力却能够做到的事情,就像是真正掌握了一门艺术。
保持均匀感:让整个身躯都充满一种均匀感,让每一个部位都参与进来,就像鱼儿游泳一样,每一次挪移都带着一种整体性的感觉,让人感到轻松自得其乐且难以言喻。
调整姿态:调整骨盆位置,同时也影响腰腹部位,使它们共同构成全身平衡枢纽与运动主宰。如果骨盆按照一定路线依次减轻,那么就像秤杆移动秤砣一样,将会调节腰腹肩胯之间虚实关系,并带动全身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移动,一点也不费劲,只需简单的一个意念即可触发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实现一切武功秘诀中的"立如秤准, 活似车轮"状态。
应用于训练:将上述原理应用于实际训练中,你可以尝试在不同的姿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地方让身体下降,然后再根据这个基础上升或侧移,以此形成一系列连贯且有序的手臂和腿部活动,同时保持核心稳定,从而达到内外协调、高效率低消耗以及柔软灵活等效果。这就是咏春打底功夫,它能帮助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中心点,从容不迫,在各种情况下都不容易受伤或者疲劳,因为你的所有行动都是基于一个既定的中心点展开出来的,所以任何时候都会处于最佳状态。而当你开始熟悉并精通这些基本技巧后,你将发现自己已经具备了驾驭任何挑战的手段,无论是快速闪避还是强悍攻击,都不过分困难。你现在就可以开始探索并深化你的技术水平了!
2025-01-28
2025-01-27
2025-01-27
2025-01-31
2025-01-18
2025-01-18
2025-01-18
2025-01-18
2025-01-31
202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