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功秘籍如同江山偏沉则随道法自然

古代武功秘籍:偏沉则随,双重则滞——道法自然的太极拳原理

在王宗岳先生的《太极拳论》中,他提出了“偏沉则随,双重则滞”的两条运动规律,这是物体、运动的一正一负规律。其中,“偏沉侧随”是正向的,它要求我们在练拳时通过“偏沉”的方式放松,在放松中借用地心引力来牵动全身各个部位,从而产生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的拳势运动。这是一种不主观、不用力的运动方式,与传统文化中的无为而为相符合,也符合太极拳以柔克刚的性质和特点,是太极拳必须坚守的原则。

与此相对的是“双重则滞”,这是一种负面规律,它指出当身体出现双重的情况时,就会导致行动迟缓和僵硬。因此,我们在练习太极拳时应当避免这种情况,而应该通过偏沉来克服它,使得身体能够顺其自然地进行动作。

按照这个原理,我们可以把整个练习过程分为五个方面:

偏沉如水,学水松柔

水是最适合学习太极拳的一个物体,因为它能流淌千里,同时又细腻温顺。我们应该模仿水之形,学习水之性,即使是非常微小的声音也能引起大波涛,如同智者能够随机应变。因此,我们要学习如何让自己的身体就像水一样,无拘束、自由流动。

用重量,不用力量

“不用力”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力量,而是说不要使用肌肉力量推动。如果我们的动作都是由自身重量驱使,那么我们就可以借助地心引力,让自己轻松地完成各种姿势变化。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有足够的自身重量,还要学会如何利用它去推动自己的身体。

重量与力量

在讨论如何使用自身重量的时候,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无为而为”。这是指我们的每一个举止都像是自然界中的事物发生一样,没有人工干预或强制性的意志介入。当我们做到这一点的时候,就能真正理解什么叫做“道法自然”。

骨盆中心——平衡枢纽

在实际操作中,最重要的是掌握骨盆中心部位正确运转,这一点对于整个人体均衡和协调至关重要。当骨盆处于正确位置并且保持一种均匀分布的情形下,全身都会得到影响,并能够有效发挥出潜藏在内部深层次的力量和灵活性。

向四面八方膨胀力

通过掌握上述技巧,可以实现从单一方向向多个方向发展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每一次调整都会触发新的反作用,从而产生更丰富多样的打击模式。此外,当每一个部分都达到最佳状态后,其整体效率将会达到巅峰状态。

总结来说,“偏沉则随”、“双重则滞”这两个概念构成了 太极拳理论基础,它们揭示了为什么一定要以柔克刚,以及何谓真正意义上的内家功夫。而实践这些原理,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以达到真正融会贯通的心态境界。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