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念头,曾被称作“三拜佛”,但现今仍以原名流传。"三拜佛"一词源自古式套路中的一摊两伏动作,以及四指朝天的护手收势,仿佛在向佛祖致敬。但叶师及其后人所传的法门多为“一摊三伏”式,因此不再称之为“三拜佛”。
小念头作为詠春拳套的别称,其含义深远。当初学者接受启蒙时,教诲者会告诫他:“小念头不正,终归不正;习武如是,做人如是。”这意味着练习时不能有过多或过少的思考。若心浮气躁,则无法细致研磨;若全无思考,则失去内涵。此外,即使练习了数十年,如不能将招式中的不同发力方法及内功修为等心法练至最高境界,便难以展现真正的武艺。
放弃固有的观念
咏春拳本身就是一项与中国传统拳术截然不同的新型拳法。它通过固定招式消解对方固定招式,这种方法需要极高的心理素质和反应速度。在真实对敌的情况下,不可能预知对方技艺和使用哪种招数来攻击自己。在紧急情况下,没有足够时间去考虑如何回击。
一百零八点
叶师曾经教授的小念头圈套包含了一百零八点手,其中每个单式动作被计为一个点,而复合式动作则计为两个点,每个动作都是一种用途,一般分为单、复合两类。而实际操作并不仅限于出手起至收拳止,而是从一个姿势转变到另一个姿势之间计算。
过去及现在
事实上,小念头拳套在叶师之后在香港所传授的版本与其最初学习的小念头有所不同,即便是在未来香港之前,他所教授的小念头也略有差异。我无法断言他最初学习的小念头是否早已由其师父教授。此外,他二师兄吴仲素以及他的师叔梁壁都是武术方面的人才,他们各自掌握着不同的秘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