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24式一步一步的教也谈咏春拳与永拳

我近日拜访了广州、佛山、古劳、香港等地多位咏春拳的高手,并深入研究了相关资料,发现了一些关于咏春拳与永春拳关系的误解。首先,我想谈一谈咏春拳的历史和特点。

据传,咏春拳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当时少林五枚法师云游于川滇交界的大凉山白鹤观,与当地豆腐店严二二父女结下深情。严咏春技艺大成后,以蛇鹤相斗为灵感创造了一套以手腕快速变动为主的“手劲”,并结合其他武术元素形成了独特的体式和技术理论。在实战中,该派拳法以柔制刚,技压群雄,声名远播。

咏春派以“短桥窄马”为特点,以“吞吐浮沉”和“二字箝阳马”的身形步法见称,其基本结构包括三个阶段:气功练习、“子午”、“三套”以及最后学习散手总合。一百零八点木人桩法是该派最精要的一环。此外,该派还有一套六点半棍、一套两仪棍、一套八斩刀(又名“双飞蝴蝶刀”)。

至于永春拳,它得名于福建泉州少林寺永春殿,是由至善禅师根据自身经验改良长桥大马而成的一种南派内家拳。据说,当年各个殿所传授之武艺并不相同,因此今日南派少林流派众多。而胡惠乾在西关城外医灵庙前的田心坊西禅寺授出的花拳,也被认为是永春风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比两者的历史和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确实有着不同的内容,不应混同为一谈。我相信,这样的了解对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这些宝贵的武术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