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福建七大拳种之一,以其独特的技巧和历史深厚而闻名于世。据说,这门拳法由明代闽南白莲庵的尼姑“四月大师”所创,至今已传承了六代,后来被近代宗师陈依九带到福州并发展至今。这门拳法因其不易外传的特性,被国家体委武术调查组认定为我国稀有拳种。
地术拳既有南拳的刚猛与稳实,又有北腿的灵活与多变,使得它在风格上既似南非南,又似北非北。但最显著的地术拳特色是其在地面功夫上的精湛,即地面技击术、术。这是它独有的灵魂,也是区别于其他武术的一大关键所在。2009年,地术拳被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2011年又获得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荣誉。
地术犬法以模仿狗的机警敏捷、灵活刚健、凶猛为基础,不仅包括翻滚扑摔剪奔窜跳钻挂等动作,还融合了快速迅猛的南拳手法及灵活多变的北腿法。在下盘时,更充分发挥出自护能力和技击动作,使得这门打斗艺术具有极强的手感和视觉冲击力。
此外,落地成为制敌威力的最佳方式,如同鱼儿得到了水一样自然流畅。此一要诀诉诸“狗法落地蓬车莲”,跌扑翻滚起伏沉,让人感觉到轻巧猛速无穷变化。它既具备阳刚美观且多手少腿的手段,同时也拥有舒展大方安然自得以及善用足技的心态,从而形成了一身兼具不同风格之美。
仿生学中的生物力学、运动力学及机械力学均在其中得到运用,以反关节原理轻松擒拿锁控对手,上、中、下三盘配合丰富多变动作,将这一稀有的绝艺推向巅峰。而这种风格已经被专业武艺比赛所吸收,其绝杀技亦被军队警察用于教学训练;同时,它在治疗养生的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
由于其特殊价值,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都曾对此进行过专题报道。此外,由于福建省的地术犬法委员会成立,并不断整理历史资料套路,这门艺术也逐渐走向世界,与十余个国家地区相互交流。代表团参加各级武艺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并计划将其纳入部队公安干警训练中,为社会服务,为中华武艺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做出贡献。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