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化中,“炁”这个概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的读音与“气”相同,但它并非肺呼吸中的气,而是一种内在潜能的存在。我们的祖先通过练习感知到了这股力量,但对其本质却是未解之谜,因此将其称为“元气”、“正气”。这种能量体现在身体内部,与肌肉外力的作用相区别,武术界又称之为“内气”、“内劲”等。太极拳认为,只有达到能够感觉到这一内劲时,才算正式成为太极拳的门徒;只有掌握并运用得当,这一内劲才能真正达成某个境界。本文基于我多年的练功经验,试图探讨太极内劲的一些主要特点。
首先,太极内劲具有流动性。当练习者达到一定水平后,他们会逐渐感受到一种新的力量,从而实现了他们所追求的突破。在这一刻,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已见成果。这股新的力量随意念和动作在体内不断涌现和流淌,使人感到舒畅。此时,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情油然而生,就像云雾消散,让人仿佛拥有了通天彻地的视野。
其次,太极内劲展现出完整性。在初步贯通后的阶段,再加上持续努力不久之后,当你感觉到这种潜力不断增强、质量日益提高,你就开始形成一个从丹田发源至双手双足,全身一股整体性的潜能。一旦发挥,这种整体性的潜能让你清楚地感受到了从脚部到腿部再至腰部,最终延伸至手指之间连贯无间的全身锻炼过程,如经典拳论所言:“由脚而腿而腰,以总需完整一气。”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完整性是该特征的一个关键点。
再者,太极内劲既轻又沉。贯通后,你会清晰地感觉到这种潜力以丹田为核心,在全身四肢百骸之间自由开合聚散,有时如同充满氦气般轻盈浮动,有时则如同装满水银般沉甸甸重。这样的状态被描述为既轻亦重,如同杨花般柔软,又坚硬如金石。这便是传统武术界对此特征的赞美。
接下来,我们要谈及刚柔相济。这一点常常被误解,因为人们看到慢悠悠进行的太极拳,便以为这些运动员缺乏力量实力。但事实上,“柔”的背后隐藏着“刚”,这意味着最终结果是非常坚硬和强大的。而那些深入了解 太极拳的人都能够感受到它外表柔软实际上蕴含的是强悍且不可侵犯的情绪。杨澄甫曾形容过臂膊如棉裹铁,而他自己也讲述过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并运使如此宝贵资源使一切都变得坚不可摧。他还提出了“绵里藏针之艺术”,即通过柔韧来释放出锋利致命的一击。
最后,不可忽略的是渗透传导。当你的能力越来越高,你就会发现这种潜力具有明显渗透和传递能力。你可以通过拿起剑柄或任何物品,将这种渗透扩展出去,让整个物品变得更加沉重或分量增加。如果是在推手中使用,则对方很容易因为你的影响而失去平衡,即使只是简单搭手,对方也可能感到身体失去了稳定感,被牵引向其他方向移动。这就是我们尝试捕捉到的另一个关键特征——渗透传导能力。
2025-03-16
2025-03-16
2025-03-16
2025-03-16
2025-03-16
2025-03-16
2025-03-16
2025-03-16
2025-03-16
202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