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履是太极推手中的一项高级的形式,是在练好拳架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单手推,定步双手推活步推手等练习后,再进行练习的一种带有技术性的技打方式。试想一下倘使一个连基本拳架都不熟练、推手根本连掤、捋、挤、按都不甚明了的初学者,其腰、肩、肘、胯无法松沉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去练习大履,更无法走好大履。
二,从杨澄浦到武汇川再到武贵卿的沿袭:
一代大师杨澄浦先生的武汇川先生是吾师武贵卿先生的叔叔。师傅因少年体弱,身型不甚高大。所以汇川祖师始终不传授其太极功夫,后由于贵卿老师对练拳的执着认真才以健身为要授以拳架,没想到老师悟性极高又肯苦練,终至于成为一代太极宗师。其拳德之高、拳艺之精、教人之笃、深得拳界称道。贵卿老师在杨澄浦先生来上海养病期间遵汇川祖师之命竭力照顾师祖。也得師祖精心点拨拳艺,大有长进,形成了自己“轻灵技巧”之特色。
三、三位老人的演练特点:
武贵卿演练的大履特点:
“轻”就是自身体型较小但步伐灵活,对于基本功扎实尤其下身功夫较深。
“灵”就是步伐灵活,在走动中进退自如。
“技”则是武贵卿老师见长的特色,即在和老师的演练中无时无刻不体现这种手眼身法一步协调精巧打法。
“巧”:建筑在他深厚功底上。他常说:“百遍自会熟千遍自会打,只要有力敢上手都可打。”区别在于巧和蛮打而已,但要“化”,必须深厚功底敏锐听劲和得机得势の巧劲不可。
四、高度评价:
40多年前,我们作为学生跟随武贵卿学习太极拳。在家父指引下,他教我们每天亲自教授,不但教拳剑而且逐个跟们推手,从早上四点钟开始训炼到十点钟散场,每日六七个钟头从未看过他坐过一次凳子,这让我十分感动,也激励我们更努力地学习。
五、本人对太极十三势及趟步体会:
太极十三势主要用採挒肘靠四势来完成技击。
演練時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每一勢皆如此,以粘連相隨為基礎,不頂不丢,无過而無不及,最要緊的是先學會趟步。
趟步時,要保持身体中的正確姿態,使動作自然流畅,並能分辨虚實,這樣才能進入真正技術層次進行對練。
六、高度期待与建议:
期待更多前辈及爱好者能发扬中华文化,为此传承这一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加以研究规范,并进行改革创新,使其融入民众文化,加速中华精神文明发展。此外,我还希望各级政府及民间组织支持倡导,将此传统文化遗产进一步发掘,让它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共享的情报财富。
谢谢
双胞胎:沈行佐·沈行佑
寅庚年(2012年)春
广西南宁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5
2025-02-25
2025-02-25
2025-02-25
2025-02-25
2025-02-25
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