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所以能得,以静为本。太极拳的精髓在于这一点,静是它区别于其他拳种的关键。"道"包含了清与浊、静与动的对立双方。其中,清静是根本,而浊动是流变。大道中,清静源自于浊动,而静态则是动态的基础。因此,无论是在养生还是技击方面,都要以清静为基石,这样才能达到身心合一,与天地同寿古人云:“无劳而形,无摇而精,归心于默,可以长生。”生命之根本,在此。
太极拳各门派都重视这个“静”字。在赵堡太极拳第八代宗师和兆元的《耍拳解》中,他们强调练功必须“轻灵自然,中正平圆”。这种“轻灵自然”,首先需要的是“清静”。只有当身体能够保持这种状态时,它才能轻盈自然,也才能展现出松弛柔韧。这是一个不变的事实。在整个身形运转上,“轻灵”的境界,就像三尺罗衣挂在树上,被风吹拂,却依旧飘逸自如。但要达成如此微妙的状态并不容易。当与人交手较技时,我们被教导从内而外开始,要有“心如水”,以非性攻性防,有备无患。
根据拳经:“见之如妇,夺之如虎。”这意味着看似柔弱,但实际却充满力量,就像一个娇弱女子却能释放出猛虎般的力量,使敌人措手不及。
大道因 静 而得。这就是我们习练太极拳所追求的心理状态——以 清 静 为 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 “轻灵自然”中的深意,即所谓“动归静兮 static extremity, Yin and Yang integration into Tai Chi.”
前辈们提倡 的 “轻灵自然”, 中正平圆实际上就是王宗岳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的描述: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而赵堡太极拳谱中的 “心 靜 如 水 百會 悬”实际上也是王宗岳书写过的一句话:精神能 提起 則無 迟 重 之 虞 所謂 ‘頂頭悬’ 也。
百會悬何其玄奧?百會乃 中醫學內 的一個穴位也稱為巅頂,是經絡學十二經脈奇經八脈中的督脈之一。百會穴位居頭頂中央與任脈相對,其實即為诸陽之会,是經絡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穴位。在習練太極拳時特別講究百會悬要求百會始終遥對於陰部垂直呈一線。而任脉則位於兩陰間(尿道與阴道之间),在醫學裡把它列入诸阴之会。此處我們說明了如何通過腰部使勢力透過整個體系發揮作用,這種動作叫做腰為纛,一杆大旗不能左右搖晃,這樣才可使百會與任根維繫著一條直線且始終保持相對垂直狀態。我們說這個人體是一張弓,其中弓頭便是百會穴尾闾骨略微前抄這樣便可將兩者維繫著一起形成了一條無形線路連接,那麼這張弓背便是我們從颈椎到尾椎骨架構成的人体五张弓第一张。
很多流派認為,只有當達到 “百會悬”的狀態,也就是說當我身體上的每一個部分都調適至最佳位置時,我才可以進入氣贴於背、劲由於發初步層次。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這些概念,你可以參考杨吴两家 太極法書,它們就使用比喻來加強理解,比如用陀螺來象徵那些難以掌握的情感或意志。你知道嗎?如果那陀螺尖端指向下方,那麼你的姿勢就完美無瑕,就像是車輪旋轉一般活潑又穩定。你試過嗎?
关于顶碗学习方法,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种方法是在头顶放置一个小碗,用来帮助学生感觉自己的头顶应该位于哪个位置,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他们站立更加稳固和平衡。但同时,这样的学习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因为它没有传递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这是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正确姿势的问题。如果我们只是简单模仿,没有深入思考的话,那么这样的训练可能不会带来预期效果。不过,如果你愿意花时间去理解并应用这些原则,你将发现自己正在走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让你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更具韧性,同时也提高了你的内省能力,让你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环境。这对于任何想要实现个人成长的人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
2025-01-31
2025-01-28
2025-01-31
2025-01-28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31
202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