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杂志2013年第6期刊登唐才良先生《杨澄甫忌日应是1936年3月18日》一文,对先师逝世日期做了更正,很有必要。因为《永年太极拳志》的杨式太极拳械及传人介绍(包括杨澄甫忌日)主要是我提供的初稿,笔者在《杨式太极拳三谱汇真》一书中也将先师忌日误写成3月3日(农历二月初十),所以我觉得有责任对此加以补充说明。 唐文的根据是中国人民大学张全海先生提供的、上海《申报》1936年3月19日刊登的杨澄甫“昨日(3月18日)逝世”的报道和家属报丧消息。为了说明问题,兹将《申报》影印件再次图示。 《申报》的报道及杨家的报丧消息,载于杨公辞世的第二天,其可靠性毋容置疑。因此可以断定过去的写法有误。 唐文说,“造成这一差错的原因是阴历、阳历的换算有误”,他认为可能是后人把农历三月三误以为是阳历的3月3日。他在这里又说错了。在公历系统中,2 月25 日不等于农历二月初十或二十五,也不是阳历中的任何一个日期,而是在公元纪年的计算方法下特定的日期。
正确记录应该为:出生于光绪九年农历六月初八,即1883年7 月11 日;逝世于民国二十五年农历二月二十五 日,即1936 年 03-18 日。当时民间习惯以虚岁计算年龄,所以享寿54岁。
民间常用农曹记念逝去亲友,但使用的是阴阳结合的情形,如我们通常说的“黄道吉时”而非纯粹阴曆或阳曆,因为这两种都存在着时间与节气配合上的差异。
傅钟文老师曾告诉笔者1991 年2 月8 日,他给即将出版的小册子题字时提到过这个错误信息,这表明当时的人们对于先师生卒确实有一些混淆。而张全海先生发来的照片则显示了先师遗像以及他在广州授拳期间与学员合影,其中还有题字证明其历史背景。
最后,我要感谢各位专家和朋友们对我的支持与帮助,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些历史细节恢复得更加精准,以便后人了解和尊敬我们的武术祖宗。如果能得到更多关于这一事件方面新的证据,我们会继续深入研究并纠正前人的错误,从而使我们的文化传承更加完整和精确。这不仅关系到个人,更关乎整个社会对古代文化认知的一部分,是值得我们共同努力的事业。我衷心感激那些愿意分享资料、参与讨论的人士,他们为这项工作贡献了一份份宝贵的心力和智慧。我相信,只要大家携手合作,就没有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要团结协作,就一定能够找到事实真相,让历史人物如同生活一样丰富多彩,不再被假设所掩盖,使得人们能够真正理解他们,以及他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