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练习八极拳的初学者,还是追求大成的高手,如果在四五年内无法应对两个小歹徒,我建议你改变练习方法或者寻找更好的教练。"三年小成,十年大成"这句话反映了现实情况,但许多人却总是盲目模仿那些水平高超的前辈,而忽视了个人的实际情况和能力。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天才人物并不多见,大多数人需要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即先达到“小成”,再向“大成”迈进。
我提出了“逆思维”的概念,就是要让大家先从实用开始,然后享受“小成”的满足感,这样可以避免像有些人一样,在长时间学习八极拳之后仍然不能应对一般的小挑战。我认为应该颠覆流行中的八极拳训练方法。
很多人喜欢追随流行,不管是关于拳术还是其他事物,都会盲目跟风。他们没有意识到,流行很容易丧失事物本质。如果仅仅为了听音乐而炫耀,那还算得上是一种乐趣。但如果你正在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学习武术,你就不能无忧无虑地浪费这些资源——除非你不是为了打技击比赛的人。
现在流行的八极拳训练法与传统有很大的不同,它们已经偏离了传统的精髓。在重复一些基本动作,如“小架”、“单打”、“对打”、“金刚八式”等,而结果只是体格健壮,但并未提高你的实际战斗能力,即使花费三年的时间,也难以区别于普通人。如果每天都在重复套路,却没有通过这种方式找到发力的关键,这样的做法也是错误的。
有人可能会说:“我通过‘小架’和‘单打’来增强力量,这就是吴秀峰先生说的'八极好练劲难找'吗?”虽然找到发力点没错,但问题在于,只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寻找发力是不够有效的。“小架”和“单打”中共有五十多个式子,每天重复二十次,对于提高技能来说远远不够。而且,有必要为每个式子都找到最合适的发力方式吗?这样做下去,我们将花费太多宝贵时间用于不必要的事情,还有更多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的地方,比如步法、连续动作、反应速度以及骨骼结构强化等等。
至于步法,它们几乎不存在于这些基本动作中,因为它们通常伴随着一个明显不必要的情节——即一系列紧迫突变被分解成了两部分,从而减缓了整体行动速度,使其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含量。而在这些基础动作中,没有一种紧密连接的手部技巧进行连贯性的锻炼,每一次攻击都是孤立无援,一次猛烈的一击往往只给外界留下印象,却无法得到专业人的认可;对于想要依靠这一招赢得比赛的人来说,这纯粹是一种侥幸心理——完全依赖运气。
总之,“小架”、“单打”的训练不足以培养出优秀技击素质,如爆发力、应激反应或实战的心理准备等。这些都是套路所无法提供给我们的...
2025-02-05
2025-01-27
2025-02-05
2025-01-27
2025-02-05
2025-01-27
2025-01-29
2025-01-27
2025-01-28
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