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练拳的过程中,追求“气感”是许多人常见的现象。然而,这种方法往往难以带来显著的进步。通过研究老师的录像和文章,我发现老师最初教我拳架时强调要“筋骨胀开”。当初我感到紧张,无法很好地放松,但后来自己练拳时尝试了松弛,感觉舒服就怎么练。这让我意识到老师当初要求正确。
太极拳需要全身骨节全部松松拔开,以便形成节节贯穿。有的人多年修炼太极却不能顺畅发力,因为没有练出抻筋拔骨的功夫。当全身骨节拔开,感觉充胀,如同无穷力量涌动。太极不仅能化,还能打,要有金刚力的抻筋拔骨,再加上暗劲、透劲,那时候谁会怀疑太极技击能力?
抻筋拔骨是换劲前的前提,是一个长期过程,每个阶段都是新的境界。我觉得在练拳时,拉伸筋骨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过程,与软功不同,它是整体协同拉伸的情感。
一些前辈图片录像展示了规行矩步立掌和勾手,现在有些人认为立掌会使前臂紧张,不利于放松。我遇到一位70多岁老练家子,其实践中也存在问题。他自称名家徒弟,但姿势不够挺拔,没有“身形腰顶”,推手则使用所谓“凌空劵”、“几米外发功”,这让我大呼过失。
我现在训练时,将立掌做得规矩,不感到前臂紧张,而不抻筋永远不能真正放松。我觉得抻筋拔骨是太极真功夫的一个关键点,现在多数人求的是松懈,而不是重视这一点。这种文法虽然可以健身推手,但技击和群战效果有限。
有人把太极比作水,我认为它更像是油,有透性也有粘性,可以沾住你而难以甩脱。这正符合太极要求。在看老师训练,他的手里似乎有一条龙蛇般活泼跳跃,把对手牢牢控制,让他无法移动或逃脱。
要想真正 松弛,就必须先做好抻筋拔骨工作。一旦完成这个阶段,全身上下就会变得灵活空虚,然后进入下一个阶段,即搓揉筋肉。这一步骤会让你感到一种奇妙分离感,全身每处都酸痛困顿,就是所谓的心肌肉分离,一种非常奇妙的情感状态。而到了这个程度,即算入门已久。
最后,在达到临界点后,你会体验一种与常力背道而驰的劲力逐渐增强。你会感觉到双手末端如万针刺射,从指尖向外流淌着轻微电流刺激,这是一种麻痒痛苦混合的情绪。而经过此后的日子,你将明白螺旋环绕纠缠之意,每个关节逐渐能够贯串;随着身体中的气血积蓄至一定程度,当你举起一只手或者脚,就能释放出巨大的内力,使一切按自己的意愿展开,无需再用外力的帮助。此乃换劲之秘密,也是我心之所向,最终希望能够达成此境界并且一直保持下去。
2025-01-06
2025-01-03
2025-01-05
2025-01-03
2025-01-05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