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疃李氏八极拳融合中国十大剑法的社会实践图解

文/摄影:袁守瑞(八极拳七世传人,王金声之徒)

演练:王京雨(八极拳七世传人,王金声之子,吴钟八极拳研究会副会长)

罗疃李氏八极拳是由河北省孟村县罗疃村的李大忠所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称其为罗疃李氏八极拳。李大忠是这门艺术的第三代传人。

在这门古老而又深奥的武术中,有一位名叫吴钟的人,他被认为是这一门武术的祖师爷。在他的两位高足中,有一位名叫丁孝武,一位名叫吴永。最初,李大忠跟随丁孝武学习,但当吴永见到他时,就对他的品德、天赋和功夫感到非常欣赏。他甚至说:“得此徒当唱三天大戏。” 丁孝武听后也表示愿意把自己的弟子交给吴永。这份真诚和尊重,使得吴永决定用实际行动表达他的感激之情。他请了一支戏班子,为庆祝这个美好的事实而表演了三天的大戏。

由于李大忠既有出色的自然禀赋,又下了不少苦功,所以他深受二位老师的喜爱,并且获得了他们的真传。之后,他将自己的家族秘笈融入到了这门技艺中,使得他的八极拳具有鲜明特色:既能够灵活运用“打拿并举”、“刚柔兼济”的招式,又能使动作流畅而舒展,同时技术严谨多变;讲究叼捋锁扣、挨傍挤靠、粘连黏随,这种独特风格让它成为别具一格。

现在,不少新的流派都与李氏八极拳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缘。可以说,没有过于夸张地形容李大忠是一个改变历史的人物。

在这门艺术中,有两个主要套路,一是“架”,二是“拳”。人们常常将第二个称为“大架”,但先师反对这种称呼。他强调,我们这里要说的正是一系列更复杂,更丰富的手法和动作,这些都是基础套路的一部分,而不是简单地加上一个名字来标签化它。

关于习练罗疃李氏八极拳的一般要求,可以参考《武魂》2010年第12期《罗疃李氏八极架练法图说》文章,那里详细介绍了具体方法。此处就不再阐述这些基本原则。

为了便于说明动作,我们假设演练场地位于东西方向,起势面向南,在场地西侧。本次演练中的很多动作都会沿着一个东西直线进行,我们称其为主线。而那些斜向移动,则与主线成60°角。在接下来的解释中,我会使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方位词,但这些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它们并不遵循标准45°角,而是在15°内略有差异。不过,由于行文需要简洁,便于理解,我没有进一步区分每个方向的小变化。如果你对这些细节了解清楚,就已经足够了。本次演练的大致路线如下图,是先师亲自绘制的一幅简图,其中有一条直线,上面还有两个雪花六出型。一旦进入正式训练阶段,每一步都会更加精确清晰。

第一步预备姿态

执行者站在场地主线靠西端,大约有一步距离,从主线开始,然后转身面向南站立,与之前保持相同体态——脚并肩膀挺直气力平衡百会虚顶舌抵上腭目视前方轻松透露一种静待发挥的心境。

标签: 现代武林门派2个字帮派霸气名字中国有多少个武术门派中国十大宗门灵根的36种属性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