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的师傅所言,龙形螳螂拳源自七星螳螂拳与龙形18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在大连地区盛行,由我师爷田秉江创造。其中,“献书”套路以两手合掌斜向上,仿佛将书呈给对方而著称。“开、采、耙、甩”四大手即为“献书”套路中关键技法。
在当今武术艺术日渐衰退的背景下,将其内涵最具实战价值的部分挖掘和传承,便成为当前迫切需要。正是出于此,我撰写此文,以期记录并传承这段珍贵的文化遗产。
所谓四大手,即开三手、采三手、耙三手和甩三手,每一组别都有其独特之处。总体特点在于双臂从腰部提起,经由胸部旋转弹抖,对方口鼻或后背进行封打,同时讲究钩挂搓缠,以及螺旋缠丝,再加上反缠丝回旋不已之势。在运用时,动作展现为先接贴后化发,一般前臂贴按对面小臂尺骨中间(即掌心与肘间点),后臂搭扶敌肘外侧,并借助腿脚力量及步法配合,使得瞬间形成一把管两把攻击的一种态势,实现虚实转换枢纽以及虚点接真快捷中求理念。
开三手意指打开并破坏对手防守门户,一截一引一打,其核心原理便是以横劲破直劲。当敌人挥出右拳,我们或进或退半步(腿动而另一腿不动谓之半步),探右臂接触敌右小臂外侧一点,掌心向前轻触同时左腕托住敌右腕肘部,此即两把管一把,为龙形螳螂拳重要特色。随着身体拧转至自己身后的方向发力,左脚蹬力而右脚横移半步,当接触点瞬间紧密时内含缠转横挂外带的巧劲,使得对方由直变横摔出(图1-3)。
为什么名为开三 手?因为其中包含三个连贯变化的手法。一旦敌人施展宜拳攻来,我们使用前拍直劲迎击,此乃第一变;控制住对立者使其横向失重,此乃第二变;如敌反应敏捷未能失重,我应立即化横为直连续击打对方面部,此乃第三变。
对于力量强大的对抗者,可采用采 三 手。这“采”字意味着当我们控制对方时顺应其冲力的力量,然后扭身向下发力形成二力合一造成对方倒地。此练习方法如下:预备式站立遇到强烈推搡或者猛力前扑时,要善用对方面前的冲击。我设想当敵伸出右腕至半程的时候,与此同时探入右腕刁扣敵腕形成两把管一把不同的是,在开三hands情况下左腕呈托状压制於敵肘,而采Three Hands则表现为下压捋带於敵肘(图4)。接着趋势改变,从正面走向背面整个重心猛然倾倒造成對方顺勢後跌注意將前脚後蹬增加牵引強度。如果對方反应迅速试图拉回来,则己方必须调整策略利用这一机缘,让自己的左袖压制下来,而主动发出一个撩扇样的招式直接刺去対面的目标区域(图5,6)。
采Three Hands要领之一是在初始阶段是否能够牢固地捕捉到敵人的胳膊,并确保自己的双袖朝外往下再往後斜切,同时保持无名指及小指里扣技术可供选择。此次,对于刚被抓住的那只友好的脊椎之上的我左袖需短促且有力的压制,那个行动要具有突发性。而最后一步应该做到的就是让那个行动延长并远离,因为这样可以充分体现七星八长技艺特征。总结来说,这个整套动作要表达一种从高到低不断波浪移动的情景,上升相继、中降逐级,最终达到腰胯快速旋转像飞轮一般,不断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感和节奏感。
象征取义,这里耙Three Hands蕴含了农夫耙地回头补缺继续推进的地理情境;如果对方严阵以待想要等候机会反攻,你就...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5
2025-01-05
2025-01-05
2025-01-04
2025-01-04
2025-01-04
20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