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资料网:八极拳“逆思维”格斗训练之探究
在2001年第11期的《搏击》上,我首次提出“逆思维”这一概念,意指与习以为常的思维相反。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通常先打基础,然后再进行对抗,而“逆思维”却采取一种不同的方法——一开始就以对抗为起点。通过徒手戴拳套、器械使用纸刀或纸棍来模拟实战,并在此过程中进行技术纠正。这一方式避免了武林普遍存在的“会练不会打”的现象,其核心是痛恨这种差异化现象所带来的伤害。
指导由“逆思维”训练的搏击运动员时,我们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特征来调整技术、技法甚至练习内容。不论身高相同还是肌肉素质相似,每个人都有其独特之处,因此强制执行同一套动作显然是不合理的,即使是在规定动作比赛项目如足球或拳击中,也允许运动员根据自身状况调整训练量。
"逆思维"还特别重视本能动作,认为在本能与标准动作之间寻求平衡,这一点与赵道新先生提出的训练方法有诸多相似之处。在赵先生著名的《道新拳论》中,他也强调了将训练接近实战并注重创新,以及将实战作为日常锻炼的一部分。
尽管两者有着共同点,如不把对抗放在最后进行,训练服从实战,以及招式应因人而异,但也存在区别。例如,“逆思维”更侧重于本能动作,同时它是一种先打后学习的方式,而赵先生则主张先执行短期基础训練然后再进行爆发力和实战訓練。此外,“逆思維”的技術修正是通過實戰進行,這與傳統教學方式不同。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5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