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王老师的离去已有三年。这些年,我在练习太极拳的每一刻都怀念着王老师温和而深邃的面容,以及他对“太极内功十三桩”的精湛指导。那时,他细致地教授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让我铭记于心。
现在,我将自己在实践“太极内功十三桩”中的体会与同门师兄弟们分享,以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首先是酸痛麻抖阶段。在刚开始练习时,我会感到四肢酸痛、手心发麻发胀,甚至手臂和腿部出现发抖。我知道,这些感觉都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忧。一旦调整好姿势与呼吸,这些不适感随着时间逐渐消失,并且伴随着口腔津液增加,有了清甜的感觉。
接着是弹力的出现。当练功达到一定程度,在站桩过程中,由于呼吸变化,我能感受到斥力和吸引力的产生。吸气时,两手指之间会出现吸引力,使得距离不会扩大;呼气时,则表现为斥力,使得距离不会缩小。这两种力量随着站桩时间的延长变得越来越明显,即使是因为呼吸变化而改变的手指间距也能够保持稳定。
第三个阶段是我体验到的气循经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股奇妙的气流开始在我的身体内部流动。当我站立三月之久后,我便能感觉到气通过舌尖向上运行,与此同时,当我呼出气息时,它似乎被推上了头顶。在更长时间的训练下,这股气流甚至达到了百会穴位,而一年之后,它竟然抵达了印堂穴位,使我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情形——仿佛阳光终于再次照耀在风雨后的世界里。
接下来,是全身共鸣。当我站桩足够久远后,不仅仅是我鼻子的吸入和排放,还影响到了我的双手及脚心。我可以感受到空氣进入或离开,就像它们也有了自己的生理反应,如同自然界的一部分一般。这让我意识到可能与大周天循环有关,并尝试保持意念与身体的一致性,同时避免恶劣天候对此类共鸣造成干扰。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治病强身。我曾因腰椎突出的问题行动受限,但经过半年的“太极内功十三桩”修炼,那些疼痛慢慢减轻,最终完全康复。“太极内功十三桩”不仅重塑了我的生活,也赋予了我健康带来的喜悦,让其成为了一份宝贵的心灵财富。
希望诸位同道中人,无论如何,都能坚持日常练习,即使只是几式几分钟,也许一天五十分钟,只要持续不断,最终也将收获良好的效果。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