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的门派揭秘印度武术卡拉里帕亚特之谜

在历史的长河中,印度孕育了众多武术门派,但唯有卡拉里帕亚特以其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赢得了世界瞩目的地位。源远流长的传说指出,这门武术之所以能够生根发芽,在于它与古代婆罗门教经典“特努尔吠陀”的渊源。卡拉里帕亚特的诞生地位于南印度喀拉拉邦,那里的军事训练场——“卡拉里”,成为了这门武技发展壮大的摇篮。

从9世纪到12世纪,喀拉拉地区的小国林立,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军队,而卡拉里帕亚特则成为士兵们必修课程的一部分。在那些充满战争和竞争的年代,这种高强度的搏击艺术不仅锻炼身体,更培养了一种顽强拼搏、无畏挑战的心态。当时村落中的男孩女孩,一旦年满适婚年龄,便会被送入卡拉里接受启蒙教育。

然而,随着葡萄牙人、荷兰人的征服,以及后来的英国殖民统治,这一传统武术濒临灭绝。直至19世纪末期,一群志存高远的瑜伽大师,如古鲁·加尔巴哈尔·瓦达克什·提利塔姆等人,将心血注入重振这门失落艺术的梦想。他们遍布各地开设新的训练场所,将不同流派融合为一,使得这一风尚再次焕发光彩。

今日,我们可以在喀拉 拉邦内外找到120多间这样的训练场所,其中每个都汇聚着几十名热情追求者的身影。这三大流派虽有差异,但共同点在于其对肉体和精神双重鍛炼之追求,它们是由经验丰富的大师带领学生走过漫长而艰难的道路,历经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专注于增强身体素质;中级阶段掌握木制武器使用;至最后一个层次,则是学习金属器械技术,以达到真正掌握精湛技艺的地步。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达摩僧是否将易筋经传授给中国少林寺学者们,有不同的学界看法。而我们知道,在明代中国航海家郑和七次东游期间,其代表明朝赐予当地土王诰命,并留下石碑记忆。这段历史记录表明了两国之间悠久而密切的情谊,也暗示可能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文化交流与影响。

综上所述,即使是在遥远的地方,比如印度南部的一座叫做喀莱库马里的小城,当人们手持棍子跳跃,不禁会联想到另一端遥远而又熟悉的地方——中国少林寺,那里的尼姑们同样用棍子跳跃,他们的手足并进,是一种跨越千山万水沟通心灵与意志力的方式。

标签: 小说中最霸气的拳法武功名字降龙十八掌招式图武术一套拳法中国功夫拳法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