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谓“呼走两极”
太极拳中,“呼走两极”是内气运行的方向,指在呼气时,顶劲气往上走至百会穴,相对的一股气下沉至会阴穴。这些二股气在同一线上造成上下对拉。从外形来看,这种上下对拉即脊柱的对拉拔长,也就是身躯的拉长运动;而从内气来说,即“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因此,“虚领顶劵与‘气沉丹田’实为一体”,二分而为一,不可分而论之。
在练习太极拳时,我认为应该采取逆腹式呼吸法来配合养生和气功,而武术则更倾向于顺腹式呼吸法。腹式呼吸应以松静自然为原则,在练功时保持腹部松圆,当发挥力时变成实圆,上下对拉并进行拔长。动作完成后立即回复到松状态,但这个“松”并不意味着松垮,而是保持直线,只是不紧,这样的状态称作“松而不懈、紧而不僵”,外形表现出的是一种平衡稳定的姿态。
二、何谓“吸行一线”
所谓的“一线”,指的是百会穴与会阴穴之间的一个垂直于地面的垂线。在这一条线上,“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的过程发生。这是一种特殊的丹田式腹式呼吸。当我们吸入的时候,上下的两个空隙汇聚在腰间这一点,即使得我们感觉到胸部被填满或膨胀,这正是初步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身体状态。
要掌握百会和会阴之间这条直线,我们可以通过马步这样的姿势来练习。在这种姿势中,身体保持正直,小腹微收,同时双脚平行站立,并且脚尖向前稍微倾斜,以手摸背脊,从命门以下一直到骶骨都要保持平直,没有任何凹陷或突出的地方。此时,将头部轻微抬起,使得百会穴悬挂下来,与双脚跟连成的一条垂直于地面的中点恰好位于这一条水平上的中心点。
三、“八面支撑”
当我们说到八面支撑,我们需要理解这是以腰为中心的情况,是一种精神支撑范围。如果我们的精神能覆盖整个空间,那么我们的力量就会变得更加饱满,而不会萎缩。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的力量能够包围我们的精神,那么就能使精神得到保护,不致流失出去。这要求我们练习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要有完整的范围,让我们的力量达到最大的扩散,同时也让我们的精力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和利用。
四、“自然呼吸”与配合呼吸
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常见的是采用自然呼息作为基础,因为它简单易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掌握了基本技巧,就应该学习如何结合意念来控制自己的深层次体验。一旦你能够感受到小腹变得饱满或者膨胀,你就开始意识到了内部运转产生了一种新的感觉,这便是将意念引导到的那一点成为你的新焦点,然后再次放松,每一次放松都是为了准备接下来更深层次的心灵探索。而最终目标是在完全放开之后重新回到那个点去启动新的循环,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身性的放松和整合。
五、“ 松透”
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必须始终坚持以"松"为基础。“不是软,也不是柔”,真实意义上的" 松"带有沉重感及肢体延伸感,只有这样关节才能变得灵活,肌肉才不会僵硬,全身才能感到舒适自由。这意味着通过不断地练习,可以逐渐达到关节完全开放并且连接起来,就像所有部分都没有阻碍一样,一切功能都能顺畅进行。
六、动作如何配合吐纳
李亦畲大师曾经提出了《五字诀》:“吸为合,为蓄; 呼为开,为发。”这表明了使用太极拳必需伴随着正确的情绪变化。当我们按照他的建议做的时候,我们可以感觉自己正在把内心世界提升起来,把注意力集中在核心区域,让身体变得更加强壮,有助于防御攻击。此外,他还强调了三个主要心态必须同时存在——顶心向下、脚心向上以及手心向回。他认为只有当这些三者的作用同时出现的时候,才能确保所有潜藏的问题都会被释放出来,使得整个系统进入最佳工作状态。他最后提出,要想让这种协调性达成实际效果,就必须用尽全力去努力,因为只有这样的话,你才能够真正进入那种超越普通人能力范围的事情。你不能只依靠想象或仅仅依赖你的物理力量,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那么你就必须超越那些限制,并且创造出比预期更多美好的东西。你不能只是站在那里等待机会,你必须主动寻找机会,并抓住它们,无论它们来自何处。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