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先师最早口授给我的学拳要领是:“正舒松慢匀稳”。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通俗易懂,又合乎拳理,多年来我奉此为信条。二十多年后,在先师所著《杨氏太极拳正宗》这本书里,把此要领修订为“静松正慢匀稳”并告于天下。多年来,我暗自揣摩赵师修订后的“六字”真义,似有所悟,著文如下,以供方家指正。
静中触动动犹静
先师常以拳祖张三丰“学太极拳以养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以喻练太极拳之真谛。静,就是调心调息调身。习拳一定要静下心来,专心致一,“致虚极,守静笃”,不得心浮气躁。预备式(无极式)要做到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摒除杂念,呼吸自然,努力进入物我皆忘的空灵精神境界。在整个练拳过程中,要做到稳静安舒,心神泰然,集中心志。
内敛精神,是杨式太极拳的一大特点。在意念上,当有人若无人,当无人若有人。这就是杨式太极中的内外兼修和阴阳平衡。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在澄清的状态中成就,这种状态即使面对敌手,也能保持冷靜与镇定,从而达到真正的武术境界。
松柔如金刚
杨式太極拳是一種動靜開合,以靜御動為運動原則。一招一式都講究進退轉換、展開收攣、柔韌與剛強相結合,這些都是在「松」這個狀態下的結果。而且「松」的高層次是「淨」、「柔」與「沉」,以求達到內外兼修。
正身姿勢端莊
對於每一招一式,每一個姿勢動作,都需精確無誤,如同建築學上的基石一般不可或缺。在練習時,一切都應該循序漸進,不急不躁,用時間去磨練出來,而不是急於求成。但是,這並不是說不能快,可以將整個過程比擬為水行船航:起初需要用力才能前進,但隨著時間推移,只需輕輕拉桿便可以順利前行。
慢如抽絲
再來看看我們如何理解「慢」。在練習時,最重要的是保持均勻和連貫性的氣血運行,就像江河不斷流淌、一直延伸到底部;或者像山川曲折迂回,一路蜿蜒至終點。此處之所以稱之為「Slow Motion」,其實是在追求一個完美無瑕的狀態,即使速度變快也能保持那樣的流暢感和連貫感,而非單純地加速運動而已。
匀步如雲飛
接下來談論一下如何實現上述要求中的第四點——匯率均衡。我們需要透過調整自己的呼吸節奏,使每一次打擊或移動都能夠維持相同的頻率和力量水平,這樣才會讓整體演出看起來既緊湊又統一,不僅如此,它還應該具有足夠的深度讓觀眾感到滿足,並且充滿了生命力的活力,就像是風吹過草原,那麼它就會隨着風向發生變化,但總是在進行著無休止的情況下形成某種美妙的事物,因為這種情況允許我們從不同的角度欣賞它,而不失其原本完整的一面。
稳固如磐石
最後,我們討論最後一個概念——穩定。我們認為穩定的關鍵在於腰部,它應該被視為軸承,使你的身體可以自由地旋轉。你需要通過氣沉丹田來支持你的腰部,使你能够更好地控制身体各部分运动,同时确保它们之间能够协调工作。当你移动时,你应该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球一样滾動,无论你走得怎么远,你都会始终保持平衡,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人体机制,并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在战斗中的优势状况。
因此,我们认为"悟赵斌先师' 'Static, Soft, Straight, Slow and Balanced'" 是一种非常独特而深奥的心理体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传统武术技巧,以及提高我们的内观能力。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哲学原则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变得更加平衡、更加坚韧,而且还会获得更多关于个人成长和提升自身潜力的见解。
最后,我们建议您不要只是阅读这些文字,而应该亲自尝试它们,看看它们是否适用于您的生活方式。如果您愿意的话,请分享您的经历,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