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轩(1915—2004),名軏,字仲轩,天津宁河县人,是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的传人,也被尊称为武林名号“二先生”。他的父亲是京津地区的官宦大家族,但为了遵守武林规矩,他放弃了做官的机会。李仲轩34岁时自武林退隐,并遵守与尚云祥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他晚年在《武魂》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这些文章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和拳理,被誉为“中华武学最后一个高峰期的最后一位见证者”,在海内外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清朝灭亡后,民间习武变得自由无忌,为解救民族危机,孙中山、冯玉祥等政界领袖提倡 武风,他们甚至直接在武术馆任职。中华武学因此呈现出一个高峰期,其中形意拳一门风光无限,它代表着当时最高水平的一种实战技巧。
在李仲轩回忆中的薛颠等前辈们的功夫之高,让现代人看来简直是难以置信。在他们看来,这些人的功夫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精神境界,有兴趣的人可以去阅读这本书,从中可以窥测传统中华武术神奇而厉害的一面。
虽然从一般层面来说,打斗可能只是简单的手足相搏,但要真正达到一种深邃境界,对于习练者而言,那可是有着极高要求,就像修行道德一样,不同于世俗常见的情感冲动。一个真正达到了高深境界的人绝不会轻易出手伤人或是为了求名利而炫耀。这也意味着,“止”和“戈”的意义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丰富和复杂。
真正的大师级别的对决,其场景并非如今街头巷尾那种混乱纷争,而是一种超凡脱俗、精妙绝伦的情景,你几乎无法看到他们出手,只能感觉到战斗已经结束。而这种对决背后的智慧和力量,是今天我们所不能完全理解或者复制的一个世界。
然而,由于1949年后开始系统地铲除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但不限于打击会道门等活动,一大批传承古老艺术形式的人士遭受迫害,最终导致了很多宝贵知识随之消失。一代宗师薛颠就是1953年因政府枪毙而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留下的是他毕生的智慧和汗水,而不是任何物质财富或荣誉。
个人荣誉
作为形意拳最后一代传人的李仲轩,在他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将自己沉浸在对这一流派深入研究与实践中。他34岁便选择退出公众视野,以保持自己的纯真与正义,同时也确保这一艺术形式能够继续流淌下去,即使没有正式接过新一代弟子。但他仍然通过文字,将这些珍贵信息分享给全世界。在他的记述中,我们不仅能窥见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还能体会到那份对于纯粹美好事物追求到底的心态。这份执着让他成为了一位不可多得的人物,在所有爱好者的心目中都是至尊至敬的地步。
2025-01-19
2025-01-19
2025-01-19
2025-01-19
2025-01-19
2025-01-19
2025-01-19
2025-01-19
2025-01-19
202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