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先师最早口授给我的学拳要领是:“正舒松慢匀稳”。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通俗易懂,又合乎拳理,多年来我奉此为信条。二十多年后,在先师所著《杨氏太极拳正宗》这本书里,把此要领修订为“静松正慢匀稳”并告于天下。多年来,我暗自揣摩赵师修订后的“六字”真义,似有所悟,著文如下,以供方家指正。
静“静中触动动犹静”。先师常以拳祖张三丰“学太极拳以养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以喻练太极拳之真谛。静,就是调心调息调身。习拳一定要静下心来,专心致一,“致虚极,守静笃”,不得心浮气躁。预备式(无极式)要做到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摒除杂念,呼吸自然,努力进入物我皆忘的空灵精神境界。在整个练拳过程中,要做到稳静安舒,心神泰然,一切从容不迫。
杨式太极拳是一种动态与内在平衡相结合的运动艺术,以柔克刚、顺应自然、意随形变化而展现其独特魅力。“松”是杨式太极中的核心和基础,是内外兼修的一种体验。在实践中,“松”的感觉不是轻微放松,而是一种全身肌肉和关节都达到完全开放状态,从而使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靜与力量。
至于“正”,它意味着身躯宜中正而不倚,即举动练习务求正确。这要求在学习任何一招一式时,都必须确保姿势正确,不仅如此,还需考虑每个部位是否符合标准,这样才能保证整体协调统一,使得每一个动作都能流畅地过渡到下一个,并且保持身体各部份之间的平衡和协同工作。
"慢"则是杨式太极中的另一个关键词,它要求我们在进行各种技巧操作时,要保持一种缓慢、均匀的速度,让每一次移动都显得格外优雅、连贯,这样的速度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一种时间延长的情景,让自己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从而达到更高层次上的内力运转。
最后,“匀”代表的是速度均匀,上下相随圆活连贯绵绵不断,它需要我们在打击上面保持一定节奏,使得整个过程看起来既没有起伏也没有断续,每个步骤都是紧密相接,不留缝隙。而"稳"则是在腰部找到中心点作为支撑,同时分清虚实转换,用腰旋转来实现上述目的,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僵硬或浮软的情况出现,使整个体操更加流畅和有力度。
通过对这些原则深入理解并持续训练,我们将能够掌握真正意义上的杨氏太極術功夫,为自己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武术世界。此文章旨在向初学者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并希望他们能根据自身情况逐渐深入理解这些基本原则,最终成为真正合格的武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