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明末的年月里,我听闻了一个关于四位儒士的故事,他们为了赶上那一次重要的科举考试,携手前往京城。然而,当时朝廷腐败无能,考核结果并不理想。于是,这些不屈的人们选择了另一种道路:他们踏上了寻访名山古寺、习文演武之旅。在那些宁静而神秘的地方,他们遇见了一位名叫老母的女拳师,她是唐代梨山的一位传人,掌握着一套独特的内家拳——七种拳法中的鸡、狗、鱼、儒四种。
这些拳法以其独特的寓意著称,它们象征着天地人和谐相处,即金鸡报晓代表天,狗顺地势代表地,而儒士则代表了人类追求知识与文化。同时,这些拳法还融入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如“无为而治观”、“有无观”、“运动变化观”、“动静观”和“虚实观”,将这些深奥的心理原则应用于武学中,从而形成了一门特殊而又独具魅力的武术——儒家拳。
儒家拳讲究的是阴阳平衡,无极生太极,无极指静致远,而太极则是动态恒久。这两者的交织便是双刃剑般的两仪,其中心即眼之所视,而这两仪又转化为四相,与身体各个部位对应;再进一步发展,便变成了八卦,每一卦都包含着身形及手足变化中的精髓。
我被这种变化万千却又井然有序的情景所吸引。我学会如何以气催力,让力量源自最深处,以步进身拥实现全身协调。我练习脚踩鸡步,那是一种双腿弯曲,将膝盖向内收缩,同时夹紧股肉并提起肛门,使得行走如同直线一般坚定不移。而当我翻转身体,就像鱼一样游弋在水中,不仅不会缠绕,也不会直接攻击,只是在缠绕中带有一丝击打,在击打中带有一丝缠绕,用这一招既可以借助对方力量,又能够自然落地,最终向天发起犬腿般强劲的一击,使得整个人与自然合二为一,一切都是如此自然而然。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